安庆市大观区以构建条块融合、上下联动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为抓手,将治安防控和社会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个社区、每个单位、每个楼院、每个家庭,有效提升了全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服务、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三级网格管理
分级筑网。自2011年开始,大观区各街道相继出台了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其中街道为一级网格,社区为二级网格,楼院、街区、辖区单位等为三级网格,依靠片长、楼栋长、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宣传员、巡逻队员、门卫值班员、物业管理员等群众自治力量为网格管理员,将社区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区域,及时掌握群众动态信息,做到有目的性为老百姓解疑释惑,有针对性地研判、预防各类安全隐患,共同维护基层平安。
人员定网。区直各单位纷纷下派工作队员,下沉到三级网格中。其中9名区直机关干部担任社区(村)第一书记, 232名专职治安巡逻队员依照网格确定的巡逻范围,开展巡逻防范;1709名综合信息员和836名暂住人口信息员充实到网格中加强信息管理;488名法律援助志愿者、普法教育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矫正帮教协管员、综治维稳信息员、社情民意调查员(简称“一者五员”)队伍,充实到网格中,专职调解矛盾纠纷,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技防布网。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区(村)警务室建设、数字化防控体系建设,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联动,辖区内一批重点单位、路段和城区各学校已相继完成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区共投入数字化防控体系建设经费140余万元,共建立起78个监控点、127台监控摄像机。
平台联网。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内容翔实的网格信息台账系统,辖区基本情况如各级网格楼栋数、户数、居民数、人口数以及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特困家庭、重点优抚对象等信息一目了然,促使社区工作管理精细化、服务便捷化。并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联网的基础信息数据库。
强化四项职能
主体化维护社会稳定。在全区每个基层网格实行有“领导组织、目标责任、工作机制、奖惩措施”标准,落实“一格多员”人员配备。通过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使每个网格长和网格管理员成为解决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主体。
常态化开展治安防范。每个网格建立了以社区民警为骨干,以专兼职治安联防队员、离退休人员、低保人员、内保人员、保安队员为核心的群防群治组织网络。以此为基础,各网格都成立了“党员义务治安巡逻队”、“义务网吧监督员”、“禁毒宣传志愿者”、“治安楼栋长”、“治安联户长”、“防范邪教宣传员”等各种群防群治组织,守护着网格的平安,常态化开展治安防范。目前,各网格已拥有治安楼栋长944人、治安联户586长、义务治安巡逻队员1665人,其他各类治安辅助力量3300人。
动态化管控重点人员。网格管理员逐楼、逐单元、逐户进行排查,将闲散问题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矫正对象、吸毒人员、“法轮功”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重点人员逐一排查核实,建立健全重点特殊人员群体管理台账,搭建重点人员管控平台,建立定期排查和日常监管制度,落实教育、服务、管理和帮教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犯罪和肇事肇祸。对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单位和企业,实行登门服务,主动上门采集信息,实现了全区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管理的全覆盖。实行楼栋长负责制,通过楼栋长对本栋楼居住人员、变更人员及时掌握,随时提供信息,实现了对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员的动态管控。
专业化开展亲民便民服务。坚持做到“五必清、五必访、五必到”。“五必清”即:自身职责必清、辖区资源必清、人员类别必清、矛盾隐患必清和服务对象必清;“五必访”即:困难群众必访、独居老人必访、残疾人家庭必访、流动党员必访、失业人员必访;“五必到”即:居民思想波动必到、社区志愿服务必到、居民困难病重必到、社区突发事件必到、邻里矛盾纠纷必到。通过以上三个“五必”的方法和措施,为社区居民构建起“联系无障碍、管理无盲点、服务无缝隙”的亲民为民网格服务,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小网格带来的变化与便捷,感受到社会的幸福与和谐。 ·聂臻华·
·安徽安庆政法机关“护航工程”规范“一把手”用权
·安徽安庆四举措严管危化品运输车
·安徽安庆大观侦破系列抢夺案
·安徽安庆:一检察官当选“十大优秀青年”
·安徽安庆边检开展疾病预防活动
·安徽安庆:“彩虹桥”暖留守娃
·安徽安庆:“彩虹桥”暖留守娃
·安徽安庆打掉一个专偷车内财物团伙
·安徽安庆长江客船全面“体检”保春运安全
·安徽安庆高速交警多措应对雾霾天气
·安徽安庆高速交警多措防雪阻
·安徽安庆市迎江区联合调解化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