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北京:警花进校园让“小手”拽住“大手”

2013-06-07 14:11:4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整顿“撮堆儿过马路”等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的行动如火如荼,交管部门又出新招,成立形象大使队伍,让“警花”进校园,文明交通从娃娃抓起,不仅向学生们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同时,“小手拉大手”,招募“小交警”,让孩子监督父母,制止交通违法。

  “警花”专职当孩子王

  学服装设计的胡畔、学跳舞的刘璐和学音乐教育的马丽雅,3名“85后”女交警青春靓丽,今年2月26日,她们作为形象大使走进校园,专当孩子王。女交警进校园,源自女交警护送岗的成功经验。女性,更有亲和力,孩子不会害怕。“姐姐,你真漂亮!”女交警在中关村三小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时,班里所有女孩子都围着交警姐姐转。在培智学校,一名智力残疾的小男孩儿拽拽刘璐衣角,老师告诉刘璐,“这代表他喜欢你。”以前,交管部门也组织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但大多是在开学或放假讲一课,中间就断了线,不成系统。此次,3名女交警专门负责进校园宣传交通安全。短短3个月的时间,女交警已经走访或邀请50所小学的学生参观122指挥大厅,交通安全知识讲解已覆盖6000名小学生和家长。

  讲交通如同做游戏

  不在一线执勤,容貌美丽,又叫“形象大使”,难免被人质疑为花瓶。3个女孩子很不服气,为把交通安全知识讲好,她们下了不少功夫。 3位“警花”以前都学过教育专业,对于和孩子打交道并不陌生,她们各有分工,马丽雅负责讲解交管局指挥大厅的功能,刘璐负责给孩子们讲解专用装备,胡畔负责讲交通安全课。安监科的许多交警还充当她们的智囊团,帮她们备课。

  “你们个头矮,还没隔离带高,所以走在路上,一定要让司机叔叔看到我们啊。”姑娘们上课教的东西,很多家长都夸“实用”。答对问题,奖励小星星一枚;掷色子碰上“闯红灯”,罚停一次。女交警们的交通安全课,就好像和孩子做游戏,寓教于乐,深受孩子喜欢。此外,孩子们还能体验反光背心、酒精测试仪、指挥棒等交警装备,小家伙们大呼过瘾。女交警说,我们上学放学应该戴上小黄帽,孩子们会问,为什么我们戴的不是小红帽、小蓝帽?讲到我国是右侧通行原则,孩子会问,哪些国家是左侧通行?“现在的孩子太聪明了,你甭想糊弄。”胡畔说,备课一个月,她瘦了5斤。

  “小交警”扫清身边交通违法

  一家三口走到路口,红灯亮了,爸爸“勇往直前”,儿子提醒:“这是红灯。”“没事,过吧。”“我们学过,红灯停。”爸爸妈妈一使劲,“拎”着孩子就过了马路。这是刘璐在微博上看到的,“有时觉得很受打击,我们这么多的努力,就被这一‘拎’全部化为零。”“你们有没有见过家里的大人喝酒啊?”一只只小手举起。“那你们有没有见过他们酒后开车呢?”还有两三只小手举着。小朋友大义灭亲。“我叔叔喝了酒倒车,撞了后面的车。”“那天我爸爸开车,没走平时的路,他说喝酒了,躲交警呢。”“同学们刚刚体验过眩晕眼镜了,那就是酒后的感觉,你们觉得这种状态还能开车吗?”“不能!”“那以后家里人喝酒后想要开车,我们该怎么办呢?”“不让他开!”在安全教育中,3位女交警期望把课堂教育效果延续到孩子们的家庭中,希望孩子们的“小手”能拽住已养成交通陋习的“大手”。就在女交警走进校园的同时,“我是首都小交警”志愿者报名同时展开。当选“首都小交警”后,可获得惟一编号,有资格优先享受专业的交通安全技能培训服务。想当“首都小交警”可有条件:首先自己要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和 “文明参与交通”承诺书中的各项承诺,同时还要做一名交通违法行为的劝阻者,从监督父母、亲友、同学做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善意规劝和制止交通违法行为。3个月来,“小交警”报名者已经超过34万人。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北京法院为2013年预备法官上好廉政第一课
·北京铁中院转制移交一年 平稳实现属地管理
·北京丰台法院全面配备“定制款”应急箱
·北京“朝阳未检”官方微博开通
·北京东城警方“安检”考试中心保密室
·北京西城城管部门启动防汛检查

·北京西城城管部门启动防汛检查
·北京海淀区首座村级消防站落成启用
·北京:16辆发电车守护百余考点
·北京民生发展指数在30个省份中居首
·北京发改委:出租车“份钱”政策下一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