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辽源市西安区泰安街的居民段金萍,近年来因丈夫患恶性肿瘤,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在西安区社会救助事业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段金萍获得了临时性困难救助。与她同住西安区的都吉祥,也遇到了生活上的困难,家里有一位老人,生活没有保障。是社会救助事业中心的工作人员,积极帮助他申请了低保,并帮着联系辽源技工学校,让他接受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找到了工作。
这一件件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儿,串起来的却是一家一户的民生大事儿。段金萍感激地说:“现在全家人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对未来美好生活,都吉祥更是充满了的信心。
近年来,辽源市通过着力加强社会救助基层能力建设,以城乡低保为基础的社会救助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法制化的轨道上不断向前迈进,社会救助工作在保障民生,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
截至2012年末,辽源全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72095人、农村低保对象40847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2.11亿元、支出农村低保资金5188.84万元。低保对象住院救助和门诊购药全部实现了“一站式”医疗服务、“一卡式”医疗救助,年均支出医疗救助资金4300多万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3万多人次。对低保边缘群体和突发临时性困难的家庭给予及时救助,年均支出临时救助资金30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低收入群众的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全面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水平,加强社会救助基层能力建设。2010年10月,经辽源市政府批准,市民政局成立了辽源市社会救助事业局,核定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2个,确定工作人员12名,明确了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职能职责。各区民政局也成立了社会救助事业中心,分别配备事业编制工作人员13人,将原属街道的低保等社会救助职能全部归口管理。在各社区成立了低保服务站,健全工作机构,配备低保专干,每个社区保证至少有一名民政助理和两名低保专干充实到社会救助工作中。
为了改变以往群众申请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时要经过社区—街道(乡镇)—区社会救助中心逐级申请审批所造成的工作流程复杂、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不透明等现象。从2011年6月开始,辽源市在所辖的西安区和龙山区分别投入150万元和210万元,建成520平方米和800平方米的社会救助申请审批大厅,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集申请受理、信息核对、联合审批、信访接待、举报稽查、日常管理和应急事件处置为一体的区级社会救助“一厅式”服务,并配备了电脑、扫描仪、LED公示屏等办公设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有了办公场所,让老百姓有地方办事。在救助大厅,受理群众申请不受条件限制,入户核查由社区、区救助中心共同负责,在审批日由社区、区救助中心和居民代表共同进行评议。符合条件的可在30天内领取到低保金,不符合条件的将由区社会救助中心在30天内给予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救助大厅除办理城乡低保的申请审批业务外,还承担着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低收入家庭认定等申请审批工作。
社会救助工作政策性强,群众关注度高,为使社会救助工作更加公开公正、阳光透明,使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的成果中真正获得实惠,辽源市从建章立制、完善机制入手,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全市依法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在入户调查和审批环节,建立了社区民警、群众代表、社区、民政联合走访评议机制和谁办理谁负责的全程责任追究机制,切实保障了低保办理过程的公开透明。为使低保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切实缓解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造成的影响,先后建立了城乡低保标准定期调整机制、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社会救助工作资源共享、提速增效的重要手段,辽源市不断加强与省级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系统的对接,实现了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系统五级联网和定点医疗机构与民政部门联网。为打造更加阳光透明的社会救助工作模式,经省民政厅积极争取,辽源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试点城市,建立起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系统。该系统于2012年5月建成,涉及12个部门,实现了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切实提高了社会救助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核对系统在建成当月就发现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1000余人,挽回低保资金24万元。
坚持加强对低保等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督检查,注重组织日常工作中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定期或不定期明察暗访和随机抽查,通过入户访谈、查阅档案、核对账目等多种形式,实现全程监督。健全监督和投诉举报机制,认真落实公开公示制度,对于信访反映的问题,做到有诉必问、有访必查、有错必纠,切实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加强与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开展联合检查,积极争取并密切配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
·白皮书:中国公民获取社会救助的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
·社会救助法草案已上报国务院
·全国人大内司委建议抓紧社会救助法起草工作
·社会救助法草案已上报国务院
·广西成立社会救助局强化救灾救助工作
·[视频]我国已基本建立社会救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