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陈曦,男,1984年2月出生,2005年7月入伍,2008年8月入党。现任新疆公安边防总队乌鲁木齐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三科正连职检查员。
作为一名入警大学生,陈曦在“三尺验证台”上一干就是8年。身处西部空港国门,他用满腔热忱投身到边检工作中,热情为中外旅客服务,以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文明形象做到了高效的通关服务,赢得出入境旅客的好评和赞誉。他刻苦钻研边检业务,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入境证件特征、签证式样和防伪标志烂熟于心,练就了“一口清”、“一眼明”的查验真功夫。特别是他总结整理出的“‘耳鼻口’三位一体定位”人证对照查验法已在全站推广运用。因工作成绩突出,陈曦先后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防委员会评为“边防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是连接我国与亚欧各国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里是西部最大的空港口岸,已经开通阿拉木图、莫斯科、韩国、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29条国际航线。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使得许多不法分子把目光都瞄准在这里,他们妄想打开这道缺口,但最终还是难逃边检执勤官兵的“火眼金睛”。
陈曦,就是乌鲁木齐边防检查站这个光荣战斗集体中的普通一员。
争做边检业务精英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对边检执勤官兵的真实写照。
在三尺验证台前,检查一名旅客只有短短的几十秒;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细微的眼神都在考验着检查员的查验技能。自担任检查员以来,陈曦总是将提升自己的执勤业务素质作为胜任本职工作的第一要务,他给自己定下目标——“干,就要一定干好!”。
陈曦充分利用勤务间隙和工作之余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基本掌握了英语、俄语和维吾尔语等常用语种简单对话;掌握了勤务案件处理流程和执法办案程序;掌握了卡片录入和伪假证件识别等技能。为了解决勤务中遇到的问题,他总是顾不上休息,仔细查找有关文件,反复揣摩,特别注重收集和研究各国护照、签证式样和防伪特征,在点滴的学习中虚心向前辈请教,在深入思考中探索实践,渐渐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提升了自己的履职能力。
入警8年来,陈曦先后记录了7本学习笔记。目前,他对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入境证件特征做到烂熟于心,练就了“一口清”、“一眼明”的真功夫。
人证对照,是边防检查工作中识别伪假证件的一项基本功,要求检查员务必在接触旅客证件的第一时间完成准确比对,确保不出差错。为扎实练好这项基本功,陈曦总结整理出了“‘鼻耳口’三位一体定位法”,改变了以往“凭经验、凭感觉、凭印象”的感性查验模式,提高了人像识别准确率和查缉效率。
“陈曦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查缉方法,都是他自己刻苦努力钻研的结果。”陈曦的同事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平日里,陈曦十分注重做好传帮带工作。2012年4月初,一批新战士下连补充到了执勤业务科。陈曦主动靠前,承担起了培训新战士的工作。在为期3个月的培训中,他与战士们吃在一起、练在一起、学在一起,还主动放弃周末休息,加班加点为战士们讲解边防检查业务知识,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传授给了新战士。
今年3月,乌鲁木齐边防检查站党委经研究决定,将陈曦的“‘鼻耳口’三位一体定位”查验法在站内进行广泛推广,组织全站一线科室执勤官兵学习借鉴。
让不法分子无处藏身
边防检查是国家安全的“过滤网”,任何一丝一毫的疏忽都可能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边检岗位上,陈曦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过硬的查验本领,先后查获了多起大案要案。
2010年9月1日6时许,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入港处挤满了熙熙攘攘的旅客,查验大厅内的8条通道已全部开启。验证台上,陈曦正全神贯注地在验放旅客。当一名塔吉克斯坦旅客来到他的验证台前时,一瞬间,他感觉这名旅客眼神里流露出些许不安与焦灼。直觉告诉陈曦,这名旅客可能有问题。随后,陈曦认真地检查了这名旅客的护照,同时用俄语与其进行了简单对话。交流间,旅客回答问题特别流利,没有露出丝毫破绽。随后,陈曦通过进一步观察旅客的嘴唇、眼睛,发现该旅客嘴唇干裂、双眼布满血丝,说话时该旅客的嘴里还泛着胶皮味。此时,陈曦突然想起那次缉毒培训中,教员曾讲到人体藏毒者在携毒过程中,最怕饮水,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情急之中,陈曦淡定地对这名旅客说:“先生,看您总是打嗝,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请到我们候检区喝点水,休息一下吧!”话音未落,“喝水”一词彷佛是兴奋剂,一下触及到了这名旅客的神经。他立刻咆哮起来,后边紧随着他的同伴也随即对陈曦进行语言攻击……看到2人的表演,陈曦再次验证了自己的判断:“人体携毒”!他马上毫无犹豫的将情况迅速上报给现场值班领导。经过进一步检查,这名旅客和他的同伙体内均藏有包裹成颗粒状的海洛因达1155.4克。
2011年5月3日,陈曦在执行伊斯坦布尔国际航班的边防检查中,发现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神色慌张。于是,他便对其护照进行重点检查。经查,一起重大偷渡案被查获。同年10月4日,陈曦在执行巴库至乌鲁木齐入境航班任务时,再次凭借扎实的基本功,查获了一名持假护照企图入境的人员。2011年以来,陈曦先后查获持伪签证的偷渡人员共2起4人。
热情服务树立新风
“我要让我的微笑成为旅客最美的记忆。这记忆犹如春风拂面,温暖舒适。”这是陈曦在服务旅客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工作中,陈曦始终以为中外旅客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为目标,为需要帮扶的旅客提供热情贴心的服务,让旅客在空港国门有了回到家的感觉。2011年3月,在执行利比亚侨民撤离任务时,由于执行撤侨任务的飞机无法预知到达时间,边检执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随时做好办理手续的准备。陈曦获悉后,主动请缨,担任起了与联检单位通信联络的重任,为飞机降落做好了全面查验准备工作。
“我们应该让同胞们回国后第一时间能感受到家的温馨!”陈曦在等待同胞回国的一刹那突然萌生了这一想法。在他的建议下,乌鲁木齐边防检查站抽调了多名检查员组成专机查验小组,在执勤现场专门开通了“中国公民回家”检查通道,打出了“欢迎回家”、“回来就好”的横幅。当撤侨航班到达后,陈曦又与战友们一起安抚旅客,快速进行入境检查手续办理。
一位四川籍女孩通关时眼中一直含着泪花,原来她在利比亚动乱中遭遇了枪林弹雨,战争的恐惧还笼罩在她的全身。这时,陈曦一边检查证件,一边安抚她说:“不要怕,都过去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现在不是到家了吗!”
“政变发生后,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活着,妈妈在等我回家!现在终于回来了。下了飞机看到你们拉出的‘欢迎回家’的横幅,还有你们这样温暖的问候,我心里觉得很温暖、很踏实。你们让我感到了家的温暖……”女孩哽咽了。
听着女孩的诉说,陈曦也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更加坚定了边检服务要从心、从细着手为旅客真诚服务的理念。
2012年1月的一天,一位年逾七旬的哈萨克斯坦老人独自一人到中国探亲。由于他年事已高、体质虚弱,加之路途劳累,当航班抵达乌鲁木齐时,老人气喘吁吁地走下飞机,不慎两脚一软跌倒在了地上。正在执勤的陈曦见状立即跑上前,轻轻将老人扶到了休息室,为老人端来开水,帮老人办理了通关手续,待老人病情稳定、体力恢复后,他又亲自将老人送出联检大厅,交给前来迎接老人的亲属。“中国边检,哈拉少(俄语棒的意思)……”
今年3月22日,陈曦在为一名旅客办理入境手续时,迎面走来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老先生,当老人办完入境手续时,他感慨地说:“你们,不一样了!”陈曦纳闷地用英语问道:“先生,我们有什么没做好吗?”老人一边摇着头,一边做着解释:“6年前在这里,我感到的是你们的威严;6年后的今天,同样是在这里,我感到的是你们的温馨!”听罢,陈曦笑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谢谢你的称赞!”
这些只是陈曦开展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时的掠影。8年的边检工作,不仅练就了他胜任本职工作的过硬本领和突出的边检业绩,也让陈曦获得了众多的荣誉。8年来,陈曦先后为旅客排忧解难180多次,收到旅客感谢信、锦旗20多封(面)。
陈曦,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边防检查员,在这小小的三尺验证台上,实现着自己的梦想,践行着一名军人在党旗下的诤诤誓言。
“多年来,陈曦个人的验放旅客数量始终位居一线检查员前列;查获持伪假证件偷渡案是全站之首;查获违法违规人员、各类违禁物品、重大案件成绩突出!”乌鲁木齐边检站政委王彬对陈曦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文图 李德模 李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