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湖北
6月1日,从中央政法委召开的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传出喜讯,湖北省的武汉、宜昌、应城三市荣获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平安建设沉甸甸果实的背后,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接着一年抓的结果。
·顶层设计 平安湖北有保障
各地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平安县市区”、“平安乡镇”、“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平安医院”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一个积小安为大安、以基层平安保全省平安的格局正在形成。湖北省综治办有关负责同志坦言,省委、省政府的顶层设计、高层推动,是平安湖北建设的有力保障。
·群众满意 平安湖北有标准
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群众意愿是平安建设的“风向标”,群众评价是平安建设的“试金石”。
·科技引领 平安湖北有助力
由人防到技防,随着科技的发展,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创平安,已成为平安湖北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我省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全省互联互通、快速反应、指挥通畅一张“天网”。织成“天网”的同时,全省还精心织密“地网”。
·基础夯实 平安湖北有根基
平安建设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平安建设任重道远,仍需攻坚克难,不断适应小康社会新需要和人民群众新要求,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推进平安湖北建设。 |
平安海南
今年以来,海南省各级综治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主题,积极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新要求,以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期盼为导向,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化解矛盾为主线,以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法治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保障,进一步推进平安海南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6月4日,海南省委政法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省委办公楼召开,传达学习全国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安排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海南省平安建设。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毛超峰出席会议并强调,要深刻认识打造平安海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谋划、强化领导,推动平安海南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
平安广东
5月27日下午,广东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省创建平安广东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省委政法委书记朱明国出席会议并讲话。
朱明国强调,要强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重点地区,在治理顽疾上求突破;要着力完善社会矛盾大调解格局,在体制机制上求突破;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在共建共享平安广东上求突破;要加快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在提升综合防控效能上求突破;要扎实推进平安细胞工程建设,在夯实基层基础上求突破;要积极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在法治广东建设上求突破。 |
平安江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级政法综治部门要把学习贯彻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的总体目标,进一步理清思路、科学谋划、把握重点,扎实推进平安江苏建设。
按照中央对江苏省提出的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总体定位,紧密结合江苏实际,全面总结第三轮平安建设情况,进一步强化各项措施责任,确保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开展第四轮平安建设的意见,推动平安江苏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作出新贡献。
·聚焦平安建设的江苏法院实践
·江苏平安建设10周年
·“平安江苏”经验的启示 | |
平安四川
四川省公安厅在全国范围内予以公开缉捕,加强与全国兄弟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的协同配合,进一步提高区域警务协作和警种合作效能。对隐匿海外的在逃人员,也将通过警务合作途径,赴境外将其缉拿归案。
四川警方在整治行动中重点打击了入室盗窃、街面抢劫抢夺、砸车窗盗窃车内物品等突出犯罪。近1个月来,已破获包括芦山地震灾区和涉藏地区在内的多发性侵财案件272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20人,追缴赃款赃物价值1.65亿元。
除此之外,全省公安机关还重点围绕缉枪治爆、整治“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整治道路交通隐患和违法行为、整治火灾隐患4个方面,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各领域齐头并进。 |
平安青海
近年来,青海省连续4年评为全国综治工作优秀省份,使我省信息化建设、校园安全管理、平安寺院建设、移民定居社会管理许多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尤其是西宁市城东区富强巷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的“村级事务代办”制度、刚察县游牧民定居社会管理典型经验等成为我省平安建设的亮点。
·努力为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建设作出新贡献 |
平安北京
仅仅两年多时间,因“蚁族”现象而闻名的北京著名城中村——唐家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拥挤不堪、垃圾遍地、案件高发,如今高楼林立、环境优美、治安有序。因为在部分拆迁土地上建了森林公园,人们还给唐家岭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绿肺。
“公园离回迁小区就500米,走着就到了。没想到老了,还能赶上这么好的居住环境!”74岁的唐家岭村民周殿英喜滋滋地说。
唐家岭,是打造平安北京的一个缩影。在向全国最稳定、最安全、最和谐的首善之区迈进的过程中,北京坚持加强源头治理,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保万民平安。
·民富促平安
民富促平安。通过改造,北京城乡接合部村庄刑事发案数大幅下降25%,群众安全感由48.3%提升到96.5%。
·民生促平安
5年来,北京共出台民政惠民政策350多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占北京财政收入的70%以上,首都市民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心安促平安
目前,北京市级重大决策项目基本做到了“应评尽评”,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重大决策已完成评估281项,一批重点事项经过评估后顺利实施。 |
平安河北
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服务经济强省建设,深入推进平安河北建设,大力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全力推进法治河北建设。要按照人民意愿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着力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要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为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基础保障。 |
平安河南
基层基础是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支撑,很多问题的症结都能追根溯源到基层基础上,要把平安河南建设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综合载体,把加强基层基础作为平安河南建设的重点,体现出以人为本、执法为民,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今年要在河南省以开展创建“平安村”、“平安社区”活动为抓手,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保障促进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实现新的提升。同时,河南省综治办要对市、县两级综治办主任进行培训,省直各单位也要开展对口培训。 | |
平安山西
这是山西省2012年平安建设的成绩单: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与2011年相比下降31%,死亡人数下降32.7%;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3.7%,群体性事件下降40.4%;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90.16%。如果说这是一个“大成绩”,那么这一成绩应归功于一个“小平台”。去年,山西在全省推开县、乡、村三级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了平安建设横到边、纵到底的全覆盖,平安基层基础更加夯实稳固。 |
平安浙江
——平安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平安是协调经济关系润滑剂
浙江抓住健全企业治安法人责任制这一关键,充分调动基层党政组织、企业经营者和员工三方面的积极性,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浙江的网络、机制引入民营企业,全面落实平安建设各项措施。
·平安是规范经济秩序保护神
浙江公安机关以维护人民利益、护航经济发展为己任,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经济犯罪坚持零容忍,对查办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经济案件坚持零懈怠。
·平安是营造发展环境助推器
在传统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时刻,浙江政法系统未雨绸缪,正以优质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创造平安的经济发展环境,为浙江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驾护航。
——夯实平安建设根基促社会和谐稳定
·着力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
近10年来,浙江在深化平安浙江建设过程中,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始终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根本性任务来抓,创造了综治工作中心、“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的特色做法,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着力构筑立体化防控体系
按照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要求,浙江省全面整合各种社会防控资源,正着力建设专群结合、点线面覆盖、人防物防技防联控、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着力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在平安建设中,浙江重视信息化建设。全省由政府出资建设的监控摄像头12万个,社会单位自建的监控摄像头90万个,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视频信息资源共享。
——法治文化为平安浙江聚集正能量
·靠潜移默化堆积法治信仰
对孩子,要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对大人,则须抓住热点难点问题,有重点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以政法文化构建精神家园
在浙江,许多地方按“一队一特色,一警一爱好”之要求,通过搭建文化走廊等方式,加大对办公场所的文化改造。
·借新兴媒体传播法治文化
2011年3月,浙江在全国省级司法行政系统最早开通官方微博“浙江普法”,目前浙江已经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普法“微博集团军”。 |
平安山东
为充分发挥科技对公共安全工作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深入推进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山东省综治办、公安厅、科技厅近日联合在全省开展“科技创安示范城”建设活动。
山东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要求把科技创安作为推进视频监控全覆盖、深化科技信息化应用、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上升为民生工程、平安工程,努力提升平安山东建设的水平。 |
平安甘肃
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带领和发动各有关方面积极投身平安建设,进一步做好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