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文胸要换成背心,裤子穿松紧带儿的,鞋子最好是一次成型的塑料凉托……这是吉林省一位高三班主任近日给学生们总结出的高考“穿衣宝典”。据吉林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的高考“无声入场”要求,任何带有金属物质、会引起安检仪器“滴滴”响的物品,都会成为考生进场的拦路虎。对患疾病身体被植入金属医疗器件的考生,需出具医疗机构(吉林省医院)证明材料,方能入场。
2013年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面对被称为“史上最严高考安检”的吉林省高考安检工作,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都表示了肯定与支持,但也有部分家长和考生表达了不同的意见。比如有人觉得这么做好像是把考生当成了“敌人”,不够尊重考生;还有人觉得这只是治标之策,因为只有提高考生的诚信意识,才是治本之道,最严安检只会给考生备考添麻烦。
但在笔者看来,“史上最严高考安检”是把作弊当敌人,而不是把考生当敌人,和尊重与否并无关系。提高考生的诚信意识当然称得上是治本之道,但问题是,考生诚信意识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最严安检”却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平时加强对考生的诚信教育和走进考场的时候实行“最严安检”,两者并不矛盾。至于说到“最严安检”给考生备考增加麻烦,更是无稽之谈,要说“麻烦”,十年寒窗苦读麻烦不麻烦,既然考生都一路走过来了,难道最后时刻的安检工作,反而不能接受?
笔者以为,最严高考才能保证最大公平。在高考公平面前,再严格的高考安检工作,都是可以被理解,也是应该被理解的。更何况,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设备帮助考生作弊的事情,早已屡见不鲜。吉林省今年所秉持的“史上最严高考”,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结果,如果不这么做,反而是教育部门不作为的一种表现。
近几年,社会上时不时就会掀起一场关于高考制度存废之争的讨论,支持高考制度者的一个最大理由,就是在目前的国家人才选拔体系中,高考是一个“最不坏”的选择。而高考之所以成为“最不坏”的选择,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公平性,一旦失去了这个公平性,那么高考所面临的质疑和诘难就会更大。其公平性如何体现和保障?除了提高考生的诚信意识,倡导“诚信高考”之外,只能通过严格的安检措施,最大限度地压缩不法分子和作弊者的作弊空间。
最后,我们不妨听听高考真正的主角,也就是广大考生们的意见。如果让考生在“史上最严高考安检”和“史上最宽松高考安检”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相信绝大多数的考生会选择前者,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他们十多年的付出能否得到一个公平的对待。相反,如果因为安检宽松导致作弊泛滥,不仅是对高考公平最大的伤害,也是对教育事业和广大考生最大的伤害。(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