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要摸准网络传播的“牛脾气”

2013-06-06 08:20:4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张智全

    当前,面对网络环境给司法公信建设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惟有积极应对,找准网络传播特点,才能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要充分认识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和集群性特点,强化司法民意沟通。要及时汇集和倾听社情民意。尤其要从网民的“牢骚话”、“诉苦话”甚至是骂声中捕捉民意,认真对待他们对司法公正的切身感受。积极发挥引导、交流和服务功能,“面对面”地回应网民关切的问题,解疑释惑,凝聚其对司法公信的价值认同。

    要充分认识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高效性特点,强化司法公开。要以主动接受公众监督的坦诚态度,公开依法应该公开的司法信息,努力做到不遮掩、不捂藏,让司法活动真正“看得见,摸得着”。

    要充分认识网络传播的真假混杂和夸大性特点,强化网络舆情应对。众所周知,网络舆情具有传播的真假混杂和无限放大等特点,并呈现出周期越来越短、燃点越来越低、规模越来越大、互动性越来越强的趋势。如果引导失范,势必产生严重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在司法过程中,必须掌握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把握网络事件引导的主导权,强化网络舆情应对。要第一时间开展网上舆情应对工作,第一时间发现敏感苗头、落实事件处置主体、发布准确信息、回应网上质疑,尽量压缩小道消息和谣言传播的空间;要强化司法机关与互联网管理部门、主流网络媒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以便第一时间了解舆情,抓住有效时机,遏制恶意炒作。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情绪疏导,引导网民理性发表见解。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网络传播影视作品著作权监管办法明年将出台
·公安机关打击网络传播色情 淫秽色情触"法网"罪责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