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业主请注意,根据公安部门的通报,近期入屋盗窃案件有所抬头,请大家外出的时候关好自己的门,关好自家的窗,做好防盗工作。”
一进入位于中山市北部的三角镇信宜新村,远远地可以听到广播响了。这里曾是中山市治安整治的重点区域,但在全村居民的参与下,通过开通广播台、组建义务治安巡逻队等一系列措施,治安形势明显好转。这是整个三角镇总体治安情况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山市创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一个缩影。三角镇位于广州与中山交界处,这里拥有5万多户籍人口,非户籍人口近10万人,但全镇仅有3个派出所69名民警,警力严重不足,治安形势复杂。
依照中山市公安局的工作思路,三角警方针对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实行公安、保安、义务治安员“三安联动”作战模式,发挥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联用”优势,将治安防控模式由静态向动静结合、以动为主转变,有效提升了动态环境下的立体治安防控能力。
“‘全民治安’实施以来,接处有效警情明显减少,有效刑事警情相比下降了16.1%,治安警情下降24.3%,两抢警情下降56.9%,可防性案件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种纠纷显著减少,今年以来无命案发生。”三角镇公安分局局长刘伟刚介绍。
❶义务治安员弥补治安盲点
走在三角镇的大街小巷中,时常可以见到一个个穿着“义务治安员”背心或者胳膊戴有“全民治安”红袖章的“摩的”驾驶员、环卫清洁工以及邮递员。这批由这“三员”组成的义务治安队共600多人,其中“摩的”驾驶员300多人、环卫工人100多人、邮递员数十人。他们可以利用自己职业的特点走街串巷,弥补治安盲区。
“‘摩的’驾驶员跑遍每个地方、邮递员他们跑遍每条街道,很多治安盲区他们熟悉情况;有些环卫工人上班的时间就是我们休息时间,利用这些职业的空间、时间的特点可以有效改善一些治安盲区的治安情况。”“摩的”驾驶员梁先生称,他在中山开“摩的”已经5年了,基本跑遍了三角镇的每一条街道,哪个地方治安好,哪个地方治安差,他都了如指掌。
“利用搭客还可以同时解决一些治安问题,治安好了对我们‘摩的’司机也有保障啊。”梁先生笑着说,“而且,因为我们是义务治安员,乘客搭乘‘摩的’时也可以放心很多,要是不满意,背心上有我们的编号,可以随时打电话投诉。”
据统计,“三员”队伍已累计为公安机关提供违法犯罪线索196条,侦破案件170余宗。在全民治安工作中,他们成为一支重要的义务治安力量。
❷鱼塘主组建巡逻队后零发案
三角镇三面环水,三角镇水产养殖面积2.35万亩,去年产值约5.8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约70%。“过去,鱼塘加氧机、鱼塘鱼、鱼饲料经常被偷,让人无可奈何。”鱼塘主说,由于无计可施,鱼塘主只好每家每户自己加强巡逻、守夜,但被偷盗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去年3月,村干部找到我们12个鱼塘主共同商量如何解决偷盗问题。”在警方的帮助下,鱼塘主们联合组成巡逻队,轮班联动守夜。
几天后,在社区民警的帮助下,鱼塘主们还在两个出入口安装了铁门,其中入口还设置了一个治安亭,非鱼塘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另外,鱼塘主们每户抽出一人组成一支12人的巡逻队,制定巡逻制度、巡逻值班时间表。
“晚上10时到次日5时安排1人轮班巡逻,治安巡逻员要做好每日巡逻记录,如遇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巡逻队长,巡逻队长再上报辖区治安责任人。”记者在鱼塘主的巡逻制度上看到。
“过去每天晚上每家鱼塘都要安排人守夜,现在这样既轻松又不用担心,邻里相互照应关系更好了,从3月到现在,再也没有发生过偷鱼偷加氧机事件。”吴女士自豪地说。
警方介绍,自从组建了义务巡逻队、实行半封闭管理以来,鱼塘内的偷盗案件下降了许多,今年以来实现了零发案。
❸工厂“三安”联动加强防范
三角镇的高平工业区人口众多,人员构成复杂,一直都是社会治安差、偷盗等事件多发的“重灾区”。这里拥有近30家电镀企业,剧毒化学品管理压力大,盗窃案件多发。在三角警方的推动下,按照“电镀联会出一点、各相关厂企出一点”的模式,这个电镀区筹集了建设资金13万元,在各出入口设置了治安岗亭;园区厂企还抽出13名保安用于岗亭的值勤。通过各方协作,电镀园区实现了白天半封闭式管理,晚上全封闭式管理,在防范和打击犯罪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以前,三角的厂企可以说是各自为政。”高平派出所所长庄国强介绍,“现在搭建了对讲联动平台,公安机关不仅能随时检查到各厂企安保的工作状态,还可以统一调度,实现公安、治安、保安的‘三安’联动,不管哪家企业发生了案件,其他企业立即会收到情况,可及时加强防范。目前,全镇已有一百多家厂企参与其中。”
三角镇河涌水道众多,水利部门在重要地段设置闸口,平时涨落潮时可以进行水利调节,但这些闸口有时候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通过河涌进入三角作案。如今,这些闸口架设起了探射灯照明,成为外围安全“监测网点”。
“我们一到夜晚就开探照灯,在水闸周边30米水道河涌进行探射照明,结合水利部门值班人员对河涌进行安全监控,如果发现可疑船只或可疑人物则马上联系警方或当地治保人员。”庄国强说。
❹全镇集资建视频监控中心
“全民治安中,仅仅依靠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显然不够,必须有硬件设施或是专兼职队伍加以保障。”刘伟刚介绍。
早在2008年,三角镇就率先在中山市通过“政府财政出一点,村财政出一点,村属企业出一点,村民志愿出一点”的模式筹集资金500万元,在全镇7个行政村全部建立视频监控中心,安装了170个监控探头,成为该市第一个实现村村通视频监控的镇区。
另外,通过“村自筹一点,村居负责自筹资金”模式,警方对部分条件成熟的楼盘和小区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安装门禁,对治安岗亭值班人员配备对讲机。
视频监控系统投入运行以来,辖区各重点路段、区域发案率明显下降,尤其是令出租车司机倍感不安的抢劫出租车案件,近3年零发案。此外,该镇视频监控将开展第三期建设,届时将新增摄像头近50个。
相关
三角镇“全民治安”三特色
一是体现了全民参与,群众参与度高;二是覆盖了社会各种群体;三是整合了各方资源,形成了合力。
·民警深入农村专业户种植大棚走访了解治安情况
·民警开展“治安防范社区行”活动
·[视频]湖北:“打防”结合 治安更好生活安心
·[视频]湖北:“打防”结合 治安更好生活安心
·苏州出租屋超市解社区治安难题
·村里治安好了 村民钱袋子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