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夫妻牵手警务室:爱着你的爱,幸福着你的幸福

2013-06-05 10:03: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核心提示:

在四川省威远县严陵镇河北街社区,有这样一对“80后”夫妻:丈夫杨年夫是社区民警,妻子刘超群为支持丈夫工作,辞去待遇丰厚的工作,不辞辛劳地帮丈夫打理家务、义务帮忙处理日常工作……三年来,河北街社区的安全管理、警民和谐和居民幸福满意度在全县考评中获得三项全优的最好成绩,社区警务室被市、县公安局表彰为优秀警务室;杨年夫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十佳优秀社区民警”,今年3月又被评为全市“十佳优秀社区民警”并荣立三等功。

杨年夫和刘超群在内江师范学院读书时相识相恋,2006年两人毕业后同在内江市区找到工作:杨年夫在内江一职业中学当老师;刘超群在内江一家保险公司工作。2010年3月,杨年夫通过考试,成为威远县公安局严陵派出所社区民警。

社区里事情多而杂,杨年夫最忙的时候要两三个月才能回一趟内江市区,与妻子短暂相聚。每次见面,望着丈夫因常加班熬红的双眼,刘超群特别心疼。2010年底,她咬牙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离开繁华城市来到威远县,与丈夫挤住在警务室简易的宿舍里,并把所有能揽下来的活儿都揽了下来。

甘当特殊“社区民警”

由于从没接触过群众工作,刘超群最初还碰过一鼻子灰。

一位老大爷因房产纠纷到警务室咨询,恰逢杨年夫外出走访,刘超群便将大爷所说的情况记录下来,告诉老大爷一定及时转告杨年夫,还好心地提醒老大爷如果事情比较急,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去咨询。话音未落,老大爷就火了:“我就是不晓得怎么办才来找你们,你却推三阻四喊我去别的地方,那找你们还有什么用?”说罢摔门而去。

“白领不当,高薪不要,民不像民、警不像警,义务帮忙还无缘无故受气,到底图个啥?”刘超群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杨年夫回家后赶紧安慰妻子:做群众工作哪有一帆风顺的,得先交“学费”。一番交流后,刘超群想明白了,气也顺了。杨年夫详细了解情况后,带着刘超群登门向老大爷说明情况并进行了妥善处理。老大爷拉着刘超群的手说:“闺女啊,是我错怪了你,给你赔不是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超群不仅把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学会了不少社区警务工作知识,掌握了与群众打交道的技巧,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熟悉并认可这位特殊的“社区民警”了。

临产时勇当卧底

2011年10月中旬,杨年夫接到上级协查任务:查找在新疆杀人潜逃14年的刘某。杨年夫通过调查得知,刘某仍与前妻邓某同居,邓某在一家茶馆当服务员。在杨年夫为卧底人选发愁时,早已怀孕的刘超群说:“我去,一个孕妇不会引人怀疑。”“小孩就快出生了,一旦有啥闪失,后果不堪设想,你不能去。”杨年夫刚开始时态度坚决。

但回头一想,他发现妻子说得在理,更重要的是身边也没有合适人选了。第二天一大早,刘超群来到邓某所在的茶馆,设法与邓某拉起了家常,很快,两人就无话不讲了。见时机成熟,刘超群循序渐进,从邓某嘴里套出了刘某的行踪。经过周密布控,杨年夫与同事在一家麻将馆成功抓获刘某并移交新疆警方。

习惯“加班”的孩子一到半夜就精神了

2012年年初,夫妻俩有了爱情的结晶。转眼到了5月,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人口信息采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杨年夫每天忙得头昏眼花:白天采集信息,晚上整理核对信息并录入警综平台。刘超群总是先将家务打理好,再来到丈夫身边,一手抱着孩子喂奶,一手将丈夫打印出来的资料整理成册,常常要忙到凌晨2时左右才能上床休息。

一两天还可以,但时间长了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夫妻俩只好把孩子送到岳母家。“老人没两天就发现一件怪事:别人家的孩子睡得早,惟独我家宝宝半夜12点了还活蹦乱跳的。”杨年夫愧疚地说,孩子跟着自己“加班”,久而久之养成了晚睡习惯。

虽然充满了艰辛和泪水,但凭借共同努力,小两口的工作和生活都渐渐步入了正轨。2012年11月,刘超群通过公益性岗位公招考试,在严陵镇找到了工作,但她下班后仍然尽力帮丈夫处理警务。“两个人在一起,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应该想想如何面对解决。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丈夫的工作能够越干越好,这是我的荣幸。”刘超群说这话时眼中是满满的喜悦和幸福。(记者 陈依文/通讯员 黄明全 李嫦琰)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