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建设

晋城推出新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模式

2013-06-05 09:48: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晋城推出新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模式

暂住人口登记率提高了139%

近年来,晋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数量逐年递增。晋城市公安局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社会化布局、信息化支撑、精细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四位一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之路,有力地提升了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和水平,全方位、人性化、心贴心的服务受到了广泛赞誉。

公安局开通出租房屋中介网

在互联网上搜索“晋城公安局房屋租赁”,就能找到晋城市公安局开通的中介网,随便点开一个出租房屋信息就可以看到,除地址、面积、照片、房内设施、租金等基本的房源信息外,网站设计有房屋地图位置、周边学校单位、公交路线等内容,十分贴心。

“在公安局的网站上租房子,房东、住户都放心。”在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下辇社区警务室,到“免费房屋租赁中介服务站”租房的打工者说。

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2012年初,城区分局在互联网上推出自主研发的房屋租赁中介网,同时在48个警务室开设服务站,中介网里的房源通过社区民警入户审核,没有治安隐患,登记入住的租房户完整录入了自己的信息。这样在为租户和房东提供免费安全的房屋租赁中介服务的同时,公安机关又加强了对租赁房屋和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该网站有效整合了小区物业、房屋中介机构、出租房主等资源,共同登记采集出租房屋、承租人、出租人的信息。目前,公安房屋租赁网服务的区域从最初的晋城市城区,逐步向全市覆盖。公安机关过去的“独角戏”巧妙转化成了社会齐抓共管,信息的采集变快了、变多了。据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暂住人口登记率提高了139%,出租房屋登记率提高了225%。

“水电管人”助力流动人口实名制管理

为掌握流动人口的变动情况,警方在小区物业中用“水电管人”的方法辅助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民警想要实时掌握流动人口的去向很困难,所以我们想出了这个办法:租户入住,购水购电必须先登记,购买时必须由本人持身份证,物业部门一旦发现租户换人,就立马督促登记、办证,让管理的节奏及时跟上流动的节奏。”城区分局南街派出所所长袁宁峰说。

同时,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市公安局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他们调整绩效考核细则,将信息的采集、录入、管理、维护纳入派出所和社区民警绩效考核;规定房屋一旦出租,房主三天之内必须把信息录入中介网,否则就会受到相应处罚。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这是晋城警方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和工作模式进行的创新变革。

警务室、警务联络站成为服务管理站点

为确保各项举措落实到位,晋城警方依托警务室、警务联络站,建成了“1+N”流动人口管理队伍:以社区民警这个“1”为核心,社区治保干部、物业保安、公益岗位、治安积极分子等各种社会力量为“N”。

通过整合,晋城市已有219个警务室、972个警务联络站成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点。各站点安装了电脑并接入互联网,方便群众随时查询房屋租赁、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信息;在所有户籍室开通了“流动人员服务窗”,为流动人员提供二代证照片采集、信息查询、法律咨询等服务;设立“流动警务车”,定期到大型建筑工地上门服务,需要集中办理暂住证的单位只需拨打警务室电话,民警在4个工作日内直接到工地采集信息,并在办好暂住证后送上门;在户籍、治安、车管等执法窗口设立“维权岗”、“维权热线”,并依托QQ、微博等网络资源,为外来人员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积极协调司法、人事、计生等部门,推出流动人口就业培训、法律援助、子女入学、车辆上户等一站式服务。

为充分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晋城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打击职能,持续打击涉及流动人口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去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查处侵害流动人口权益治安案件162起,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29起,为外来务工人员讨还工程款、工资款432人次计500余万元,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115万元。

链接

沁水兴建“废品收购人员公寓”

蓝色屋顶、红砖墙、铝合金门窗……沿沁水县城驱车前往龙港镇的途中,人们都会注意到一座占地7.36亩的大院,院里是5排崭新的60套住房。这就是沁水县投资270万元为在县城周边从事废品收购的外来人员修建的“废品收购人员公寓”。

2012年,沁水县公安局针对外省籍零散废品收购人员租住条件差、隐患多,有的从业人员不按规定收购甚至销赃窝赃的现象,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成了“废品收购人员公寓”。公寓的投入使用不仅有利于县城规划,便于公安机关和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还能强化零散废品收购人员相互之间的监督制约。

沁水县公安局龙港中心派出所所长开先成说,所有零散废品收购人员将统一服装、统一车辆、统一编号、统一发证上岗,公寓将与其他小区一样,设置门房、治安室,“从方便生活的角度考虑,还将设立超市,实行社区化物业管理。”

富士康园区里的“一卡通”

给外来人员提供丰富的精神生活,这正是晋城公安机关从改进便民服务、增进沟通交流、强化依法维权三方面入手进行的优化服务举措之一,力争让外来人员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设在晋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富士康工业园区有外地员工2万余人。在这里,可以看到新组建的党员活动、员工培训和文化活动基地。这些都是晋城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督促公司采取的举措,是分局“安商助企”活动的一部分。

开发区分局局长王旭峰说:“我们督促富士康建起了这些活动基地,目的就是为了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抚慰他们的心灵。员工持员工卡就可以出入这些场所,这就是流动人口管理‘一卡通’模式。”据了解,富士康员工大都是年轻人,工作环境枯燥,这些活动基地的建立,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

民警协助多家厂矿建立了“员工服务之家”,并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地完善了活动室、阅览室、健身房、小餐厅、小浴室、小超市等场所。外来人员持员工卡就可以出入这些场所,员工卡集员工签到、住宿出入、消费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吃、住、行、消”一切变得便捷,而民警亦可对人员的动态轨迹进行查询和定期分析。(张晓云)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