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建设

浙江:夯实平安建设根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13-06-05 09:05: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平安中国建设之浙江范本③

夯实平安建设根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12年,浙江省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为95.93%,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被认为是全国最安全省份之一。

    近10年来,浙江省政法机关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平安稳定的源头性问题,着力整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建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社会应急联动救援、公共安全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夯实了平安浙江建设根基,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着力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浙江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辉忠对《法制日报》记者说,新时期“枫桥经验”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就是发挥政治优势,相信依靠群众,加强基层基础,就地解决问题,减少消极因素,实现平安和谐。近10年来,浙江省在深化平安浙江建设过程中,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始终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根本性任务来抓,创造了综治工作中心、“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的特色做法,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村2176人、814户,没有1个人外出打工,村子里没案件也没上访。有这么好的平安环境,村民们谁还愿意出去打工啊。”在诸暨市枫桥镇新择湖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杨栎夫正在村社会服务管理站值班。他指着一旁的警务站、人民调解室对记者说:“村子里没发生案件,不等于平时就没有吵吵闹闹。关键是一旦发生矛盾纠纷,我们有能力在第一时间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解决在村里。”

    诸暨市是“枫桥经验”发源地。市委书记钱三雄告诉记者,诸暨市着力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衔接互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3年来,全市累计受理矛盾纠纷19598件,调处成功18896件,调处成功率96.4%。

    五六月的杭州,天气骤热,在杭州市余杭区乔司街道和睦桥村采访时,记者看到沈国忠大汗淋漓从外面进来。沈国忠是村里的网格长,他刚从自己负责的网格里巡逻回来。“能帮助乡亲们解决点实际问题,虽然辛苦点,但我很开心。因为只有大家平安才平安。”皮肤黝黑的沈国忠笑着说。

    浙江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平安办主任朱贤良介绍,“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发源自舟山市,其做法是把基层划分为若干个管理服务网格,以网格为单位,组建管理服务团队,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向最末端延伸。目前,浙江已在全省推广这一做法,在村、社区实现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全覆盖。

    松阳县地处浙江南部山区,2010年4月,该县组织401名驻村干部走村串户实地走访,亲手绘制“民情地图”,包括村情民情图、产业发展图、组织体系图、重点人员图、结对帮扶图、防灾避险图等。这套国内首套手绘乡村“民情地图”绘好后,统一录入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管理服务平台。驻村干部叶松林深有感触地说,绘制“民情地图”的过程就是了解民情民意的过程,“民情地图”是平安建设的和谐图,也是干部联系群众的连心图。

    针对群众上访增多的问题,浙江省委认为,消极堵塞不是彻底解决上访问题的办法,正确疏导才能事半功倍。从2003年9月起,浙江省委变被动为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普遍建立起领导干部下访制度,省委书记率先垂范,坚持每年深入基层接待群众来访,请律师随行接访,及时提供法律服务。广泛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及时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就地化解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

    着力构筑立体化防控体系

    “把人民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当前,我省正在构筑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浙江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刘力伟介绍,按照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要求,浙江省全面整合各种社会防控资源,正着力建设专群结合、点线面覆盖、人防物防技防联控、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5月29日深夜11时,温州市鹿城区一女子下班途中包被抢夺,报警后不到15分钟,歹徒就被正在江滨路“警灯工程”岗亭执勤的民警抓获。

    从去年5月开始,温州市在全市城乡交通要道建立起2235个联防岗亭,每天夜幕降临后,警察上岗,警灯闪亮,社会治安防控网高速运转。“警灯工程”运行一年来,全市抢劫、抢夺案件下降41%,命案下降40%。群众评价说,警灯亮起来,警察上街来,治安好起来,安全感多起来。

    以多破案、快破案、办好案为目标,近年来,浙江省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活动一直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刑事发案数逐年下降。在严打整治同时,还大力加强街面巡逻、社区群防、重点部位监控、卡点堵截、区域警务协作、网络空间管控“六张网”建设,织严织密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最大限度遏制滋生违法犯罪因素,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头戴贝雷帽,身着战训服,脚穿作战靴,随身配备92式手枪,旁边停着随时准备出发的黑色防暴车……在“东方品质之城”杭州市,这支帅气的治安机动队已成为街头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

    学习借鉴香港先进警务经验,2011年10月,杭州市公安局组建治安防控机动队。150名特警分3个班次24小时全天候在街面巡逻,与分局巡特警大队、派出所110巡逻车遥相呼应,加强治安管控。一年来,路面见警率、管事率提升了,社会治安事件发生率下降了。

    “目标是接令快、出警快、配合快、处置快、反馈快。”杭州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柯良栋向记者介绍,杭州市快速应急指挥系统居国内领先地位,利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和覆盖内、中、外三环的474个高清智能电子卡口及17000多个视频监控探头,已实现对防控警力、车辆的全程掌控和可视化指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杭州市新建立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集网格化、动态化、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标准化为一体,带来了治安面貌大变化。今年前5个月,杭州市抢劫、抢夺案件和入室盗窃案件大幅度下降,其中1299个封闭式社区三分之一零发案。民意调查显示,目前,杭州市民安全感97.69%、满意度95.16%,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杭州因此连续8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着力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2010年12月24日,平安夜,晚上8点,金华市区国美电器商场失火,100多人被困。金华市110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启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20分钟内,应急处置力量全部到达现场。经过近3小时救援,成功疏散大楼内人员,解救被困人员15名,没有发生人员伤亡。

    2007年,金华市整合各方应急处置资源和力量,成立了社会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将公安110、消防119、交警122、卫生120、工商12315、城管96310等多个部门的报警接收平台合并为新的110。金华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毛善恩介绍,建立社会应急联动机制之后,一拨110,75家联动单位一呼百应。平时动态防控,急时联动救助,有效维护了社会治安,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每天1000多个货运集装箱销往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金流量达2.87亿元。人口、资金、货物大进大出,治安状况却井然有序,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1.5万多个遍布大街小巷电子探头的24小时监控。当地群众说,对好人来说,它增添了安全感,对坏人来说,它起到了震慑作用。

    在平安建设中,浙江省重视信息化建设。目前,全省由政府出资建设的监控摄像头12万个,社会单位自建的监控摄像头90万个,形成了全省视频信息大联网体系架构,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视频信息资源全省共享。今年前5个月,全省公安机关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共抓获犯罪嫌疑人8429人,协处治安案件17887起,协破刑事案件18364起。

    宁波市81890社会服务平台是一个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信息服务系统,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渠道,每天无偿为市民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式信息服务。11年来,81890解决求助事项500万余件,提供服务信息量4000万余人次。引得全国100多个城市前来学习借鉴这一“宁波经验”。

    浙江各地还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扎实推进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室建设,目前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已实现全覆盖,全省11个市、71个县(市、区)建成81890、96345式公共服务平台,共建立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工作终端35000余个,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记者 于呐洋 陈东升)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浙江温州洞头探索建立官方微信"反腐平台"
·浙江三年内未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将依法收回
·浙江:为创新驱动提供法制保障
·浙江宁波通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情况
·浙江:平安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浙江警方民生服务信息化又添新平台

·浙江警方民生服务信息化又添新平台
·浙江首例枉法仲裁案中案尘埃落定
·浙江温州市苍南县两年424名“醉鬼”上法庭
·浙江嘉兴南湖:“青春党建”凝聚正能量
·浙江杭州西湖公安分局9年办出国证件45万
·浙江诸暨法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