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交管平台建设架起“警务高速路

2013-06-04 11:12:4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山东省公安交管部门在科技信息化建设中,以“警务云”建设为指导,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宏观指导,建立全省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维护和数据采集工作机制,规范全省高速公路智能管控系统建设,顺利完成了全省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推广等工作,架起了山东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发展的“高速公路”。

数据省级集中管理,打破空间格局

日均在线办理各类交管业务近20万笔,提供各类查询超百万次

李先生陪同朋友到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办理驾驶证转入手续,短短3分钟时间,工作人员就办理完所有业务,将新的驾驶证交到了朋友手中。李先生很惊讶:“5年前我来这里办理驾驶证转入手续时,用了3天,现在只用了短短3分钟,速度太快了!”

从3天到3分钟,办事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得益于山东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的推广应用。

目前,山东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已顺利完成全省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推广工作,完成了信息采集、外挂软件改造、模拟演练、机房建设、平台搭建、应用试点、系统切换等大量复杂工作,实现了全省公安交通管理数据的省级集中管理。目前,系统运行稳定,日均在线人数超过1万人,办理各类公安交通管理业务近20万笔,提供各类信息查询超过100万次。

为解决驾驶人道路违法罚款缴纳“队难排、钱难缴、事难办”的问题,山东公安交管部门依托全省公安交通管理非税平台,推广应用公安交通管理自助服务终端。驾驶员在违法处理点终端POS机上刷卡便可现场缴费,实现了交通违法自助处罚、缴款、实时对账、实时解锁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目前,该系统已在济南、威海、德州等地推广应用。

数据分析研判,实现资源共享

无事发现场监控资料,肇事逃逸案18.5个小时告破

依托全省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山东公安交管部门充分发挥数据集中的优势,利用数据库技术,强化对业务数据的分析研判,建设了山东省公安交通管理业务信息综合分析研判平台,实现交通管理信息的集中、整合、共享。以涵盖全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100余项研判分析指标,实现了对人、车、路、事4类对象的主题分析、关联分析、综合即时查询、智能研判报告功能,并建立了分析—研判—决策—执行—反馈的工作机制,有效提高了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科学决策水平。

5月17日晚,菏泽市大学路大学嘉园门口,一辆轿车撞倒两名行人后逃逸。由于事发地没有监控录像,民警通过现场散落物和平台数据详细比对车辆特征,确定肇事车辆型号为某品牌白色两厢轿车。民警调取事故周边的卡口数据进行摸排分析,并通过交管平台调取该品牌同型号两厢轿车,对196辆汽车逐一排查每车5月份通行轨迹,最终锁定了嫌疑车辆,并将肇事嫌疑人刘某抓获。从案发到破案,仅用时18.5个小时。

智能交通系统,强化路面管控

超速车辆抓拍后,收费站卡口可实现声光报警

青岛的宋先生开车到济南游玩,行经青兰高速路港沟收费站停车缴费时,车道旁的报警灯突然闪烁。执勤民警将其引导到路边停车,告知其在青兰高速路175公里处有超速违法行为,宋先生矢口否认。民警将其引导到警务室并调取抓拍图片进行确认。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宋先生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处罚。

据交警介绍,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超速违法行为,会被路面超速抓拍设备抓拍,上传到中心识别后,下发到各收费站卡口拦截系统。超速车辆通过收费站时,卡口拦截系统识别到车辆信息,进行比对后,会在LED显示屏上显示违法车辆号牌号码,同时进行声光报警,提示执勤民警进行拦截处罚。

这只是山东省智能交通系统服务交通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山东公安交管部门投资7000余万元,完成了山东境内的京福、京沪、济青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建设工作。

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包括超速抓拍、卡口监测与拦截、视频监控及集成应用平台、视频监控平台、违法处罚平台等子系统,实现了过往机动车信息查询、机动车信息布控、报警、实时拦截,违法车辆现场处理等功能,在服务公安工作大局、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加强路面管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高速公路监控与信息系统和集成应用平台获山东省公安厅科技进步一等奖。(记者 李嘉庆 /通讯员 王发英 孙培)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