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车道、社会车辆正常行驶道路、应急车道……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并线,驾驶着爱车,穿梭在早高峰中的刘凯显得气定神闲。
“时不时走一下应急车道,能把我上班的时间压缩半个小时。”北京市民刘凯一边开车,一边胸有成竹地告诉记者,“你放心,我已经把上班路上所有摄像头的位置都记熟了,肯定不会被抓到。”
说着,刘凯又回到了应急车道。
面对记者“占用应急车道是违法”的说法,刘凯笑了笑说:“早高峰没办法,大家都会想方设法地走一些应急车道,应急应急,能够保证我们上班不迟到,也是‘应急’嘛。”
长期以来,高速公路应急通道、小区消防通道被侵占的现象一直存在,这种行为在平时可能没什么大碍,但当出现交通事故或发生火灾时,应急通道、消防通道被占用,将直接影响救助。尤为重要的是,相关法律已明确规定,应急车道、消防通道不得被占用。
在关注应急车道同时,记者还深入北京市的居民小区,了解“生命通道”被侵占的情况。
5月28日,记者首先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的方舟苑小区。该小区于2001年竣工,属于比较新的高层住户区。“对不起,刚才正好忙着做小区消防隐患排查去了。”等待半小时后,记者终于见到了该小区城市月光物业管理处的一位负责人。这位自称刘经理的负责人介绍,他所属的公司只负责该小区一部分楼房的物管工作:“地盘虽小,但我们每个月做一次消防检查。”
车辆侵占消防通道,这是很多小区的“通病”。而很多受访民众向记者表示原因之一就是,许多小区根本没有告知车主这是消防通道,禁止停车。对此,刘经理表示,自己管辖区域内每条消防通道都有贴牌提示,并且对业主设有地下车位,对外来车辆开辟了8个临时停车位。
在该小区路边,记者确实看到有“非停车区域,禁止停车”、“道路两侧禁止停车”等提示标语,但都未标明这是“消防通道”。
为了了解停车高峰时段该小区内的实际状况,记者于当晚8点再次走进了方舟苑。在二号楼大门口的通道上,记者看到,两辆轿车并排停放,几乎把消防路口整个堵死。但总体来说,除了二号楼以外,方舟苑车辆侵占消防通道的现象比较少见。
5月31日,记者又来到花家地南里小区。该小区在上世纪90年代即已投入使用,属于老居民区。“小区楼道缺乏完备的消防设施,那些都是高层楼房才有的。这是我们这种老小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花家地南里小区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我们现在只是个自治组织,只能在消防宣传、提醒上做工作,联系物业去协调。”社区负责人指着门口的路边车辆说,“你看这些车就停在路上,也没有什么管理。”
记者随后找到小区的两位物业管理人员,一位负责登记车牌的物管人员称,本小区车辆都有登记车主手机号,遇到乱停放的可以叫车主挪开,外来车辆是按时计费,遇到乱停的就不好管了。“其实司机都懂这个,一般不会乱停,而且现在小区车位尚有空缺,没必要停在消防通道上。”另一位物管人员补充说。
真实情况是否像物管人员说的那么乐观呢?当天晚上9点,记者依然采用实地观察的方式走进小区了解占道停车的情况。
在花家地南里小区靠北边的一个出口处,铁门上贴着“消防通道,禁止停车”的标语,结果在标语前面就停放了两辆轿车。在该小区十六号、十七号楼四周的消防通道两边,停满了各式车辆,中间留出的道路宽度只有两米左右。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通道宽度不应小于4米,然而车辆占道停放后,根本达不到消防通道的行车宽度,若是发生火灾,消防车辆很难开得过去。(记者 赵丽实习生 邱超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