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王可可:写亲民日记的北川警营“外来妹”

2013-06-03 13:39:0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王可可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户籍警,从军营到警营,她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厚厚的日记本里是她心灵感悟、职业酸甜苦辣,是群众的一份信赖,更是收获幸福的见证。2004年,18岁的河南省信阳市姑娘王可可从学校毕业后步入军营,成为解放军驻渝部队的一名女兵。5年的军旅生活,不仅铸就了姑娘勇敢、坚毅的性格,还使她对人生多了许多感悟。2009年,王可可退伍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公安局定向警校生。2011年7月,完成警校学业后,她成为北川永安派出所的一名户籍民警。

“和群众打交道是一门实践的学问,从书本上学不来。”

——摘自2012年6月20日王可可日记

王可可在户政服务岗位上和群众打交道多了,逐渐培养了自己的沟通能力,虽然自己是外省人,但她很快融入北川,与周围群众也渐渐熟悉。

2011年底,派出所领导将永安镇辖区普查实有人口的任务交由王可可完成,她每天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公安局的同志一道走村串户,逐一核对。在一次走访中,一户偏远山区家庭的人口数与户籍登记人口出现不符,王可可发现这户人家近年迎娶了一名越南媳妇,因为没有合法入境手续,所以一直没能申报户籍登记。王可可通过走访其所在村委会,全面了解家庭的人员构成及生产、收入情况,然后走访了对方的左邻右舍及亲朋好友,查清越南妇女的入境路线及在我国境内非法居留时间。所有一切工作就绪,王可可立刻拟就书面材料,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情况汇报。

在与越南妇女家人座谈中,王可可充分展示出了“拉家常”的能力。面对刘家强烈抵触情绪,她和颜悦色地向他们讲解政策,关心对方家庭遇到的困难,同时给他们指明解决问题的方法……

“姑娘,你是真心在为我们家着想啊!”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拉家常”,老人终于被这位极富耐心的女警察打动了。事后,两位老人让儿子送媳妇回国办理相关手续,以便合法入境定居。

北川羌族自治县公安局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胥晓辉说:“小王没有生硬地进行政策说教,她能够站在群众角度去思考问题,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真诚和善意。”

“一旦误解你的人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便会给你加倍的信任。”

——摘自2013年3月10日王可可日记

张医生是永安镇某医院的医生,由政府安排在当地安置房居住。精良的医疗技术使她很快在当地获得声名,其本人也有了开设私人诊所的想法。由于资金有限,张医生决定从银行贷款。和当地银行接洽后,她才知道自己户口不在北川,贷款不能办理。

今年1月,王可可接到张医生迁移户口申请后,了解到她在本地工作时间未满3年,且在当地没有购置住房,按照规定没有迁移落户的条件。王可可坚守政策底限,一次次婉言拒绝了对方提出的“变通要求”。张医生希望落空,心里始终有着解不开的疙瘩,四处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王可可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和她结起“对子”,经常约张医生见面谈心。接触多了,对方解除了对小王的隔阂。两人常常一起散步,王可可用心聆听张医生道出苦恼。同为异乡人,又都是年轻女性,两人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从此,张医生在工作之余还主动当上了派出所的政策宣讲员,让人们多多了解、理解公安工作。

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王可可在北川繁琐的户政工作中找到了自身价值,体会到了被群众认可的幸福。每天,她面带微笑,散发着一种亲和力,把真诚、热情传递给每一个人。(文/图 记者 岳波 /通讯员 肖洛)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