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思维引领平安建设深入推进
三论结合公安工作实际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评论员
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也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因此,平安建设的每一个前进步伐,都需要用法治思维加以指导;平安建设的每一朵绚丽之花,都需要用法治方式加以呵护。
在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对法治思维的重视、对法治方式的强调,不仅深刻把握了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的不二法门,而且明确指出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在法治社会,任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行为,都不被宪法和法律允许。可以说,法治是平安建设的最有力武器。
国无法不治,警无信不威。对于公安机关而言,既身处打击犯罪最前沿,又置身于执法一线,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不仅有助于广大民警正确处理好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关系,而且有益于提升社会管理与服务群众的水平,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自觉接受监督,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强调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要求公安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法”字当头,强化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观念,是非决断皆准于法,把依法办事作为一种必备“基因”融入到日常行为和思考中,使想问题、作决策、执法办案都坚守法治立场,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各级公安机关要继续以执法管理现代化为目标,强化执法主体自身建设,推动严格、公正、文明、高效执法,进一步创新依法行政机制,建立健全各个执法领域、执法环节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执法体制,于精微处明是非,于幽暗处辨真假,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正如一位名人所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引导好、教育好群众的法治思维同样不可偏废。对此,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强和改进法治宣传教育,结合典型案例引导人民群众自觉把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毋庸置疑,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是形式的、工具的、外在的。相反,在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今天,它更应当成为广大民警的一种内心信念和文化自觉,从而使每个民警在尊重法律、敬畏法律、捍卫法律的过程中坚守住公平正义的底线,提升起依法履职的“软实力”,实实在在地把平安书写在美丽的中国梦里。
·抓源头抓基础掌握平安建设主动权
·甘肃深化平安建设宣传活动全面启动
·深化平安建设 夯实“中国梦”根基
·甘肃启动平安建设大型宣传活动
·平安建设,从百姓的感受入手
·解决深层问题促平安建设 改善民生彰显公平正义
·解决深层问题促平安建设 改善民生彰显公平正义
·上海:8年推出平安建设实事74项
·织密“四张网” 筑牢平安建设基石
·聚焦平安建设的江苏法院实践
·山西:三级平台夯实稳固平安建设
·苏州公安局局长:以警务现代化助推平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