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突出问题要见实效
——深入贯彻落实平安中国建设会议精神系列评论之二
评论员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前提。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建设平安中国,既要着眼长远,在制度、机制、能力建设上下工夫,又要立足当前,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平安建设深入开展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解决,一个一个地攻坚克难,确保平安中国建设取得实效。
“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期待,是平安建设的努力方向。平安,首先讲的就是百姓生存环境的平安。因此,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首先必须积极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公共安全。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坚决遏制刑事犯罪高发态势,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消除治安隐患和治安盲点,加大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危害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重点问题的专项治理,严防发生重大恶性案件和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矛盾纠纷是影响社会安定的不和谐因素,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是阻碍平安建设的拦路石。当前,我国在改革开放稳定中所面临矛盾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必须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要把解决具体问题和完善政策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前置程序”、“刚性门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坚持和发扬“枫桥经验”,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体性、专业性、行业性矛盾纠纷,积极推动完善行政调解制度,稳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努力把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网络如今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发声器,不能忽视的民意表达阵地。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还需要推动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信息网络管理体系,强化网络基础管理和依法公开管理,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引导网民成为网上平安中国的建设者。
平安建设无小事。实践早已证明,什么时候抓平安抓得紧,发展就有保障;什么时候抓平安松下来,发展就受影响。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是抓好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要多出实招、硬招、新招,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只有这样,平安中国的理想才能真正照进每一个老百姓的中国梦里。
·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曹建明: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维护公平正义和谐稳定
·贵州安龙:致力“四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河南:维护和谐稳定助推中原崛起
·贵州:全面创造和谐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城市和谐稳定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城市和谐稳定
·广西公安队伍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再立新功
·宁夏石嘴山市:多措并举 化解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张忠厚:法院发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作用
·陕西强化责任加大巡防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