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少年司法助迷途孩子融入社会

2013-06-01 11:26:4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减轻负面影响争取最大利益审判不是目的帮教才是关键

  少年司法助迷途孩子融入社会

  图①为尚秀云带领孩子们参观少年法庭。图②为孙晓芳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图③为顾薛磊判后回访身患白血病的未成年当事人。

  “法官阿姨,我真没有意识到这是犯罪,朋友叫我帮忙,我不好意思推脱,现在我该怎么办啊?”

  刚满17岁的李磊一脸焦灼迷茫,他急于从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少年庭庭长孙晓芳那里找到答案。

  怎样在司法审判中实现孩子利益最大化、怎样尽量消除因涉案给孩子成长带来的阴影,是全国7000余名少年法庭法官时刻思考的问题。今天,3位基层法院少年法庭法官向《法制日报》记者讲述了他们与涉案未成年人的故事。

  法庭教育重建亲子关系

  “少年审判与普通刑事审判的重要区别,在于侧重庭审教育。”从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26年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庭法官尚秀云说,海淀法院少年庭为此特设庭审教育程序。

  在审理小丽盗窃案时尚秀云发现,超生的小丽被送养八九年后才回到父母身边,与家人感情淡漠。因不满父母打骂,小丽流浪到北京后盗窃财物。

  小丽并无其他违法记录及不良习性,离家出走时出于生活所迫才实施盗窃,如果能重新让她感受到对家庭的归属感,今后应当不会再出现类似情形。

  为此,庭审前尚秀云特意嘱咐小丽的父母认真准备庭审发言,深刻反省自身抚养教育的不足与失误,争取在庭审中与小丽坦诚相待,唤醒亲情。

  通过审、控、辩、帮四方的法庭教育以及心理专家对小丽的心理辅导,小丽与父母多年的积怨得到化解。细心的尚秀云特意选择她18岁生日当天进行宣判,并举行了一个意义深刻的宣判教育和成人礼。

  这个难以忘怀的审判,成为引导小丽寻找正确人生方向的航标。经过两年多的判后帮教,小丽已考上一所职业学校。

  爱心家园重扬人生风帆

  “经过庭前社会调查和与李磊的多次谈话,我发现这个孩子挺老实,此次犯罪完全是出于朋友义气。”孙晓芳说,缺乏生活经验、缺乏法制意识导致李磊犯罪,对他打击较大。为了减轻犯罪对他的负面影响,让他重拾回归社会的信心,孙晓芳启动了爱心家园帮教。

  孙晓芳介绍说,爱心家园是工业园区法院与社会爱心企业联手打造的未成年人管护教育基地。由法院联合企业针对未成年人制定一对一帮教方案,指定辅导员开展思想道德、法制教育,降低他们自暴自弃等负面情绪,增强法制意识,提高他们自食其力的能力和重回社会的自信。

  李磊进入爱心家园一段时间后,孙晓芳回访时惊喜地发现,纯真的笑容重新回到李磊脸上。“我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改过自新,学好本领,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李磊紧紧抓着孙晓芳的手说。

  从事少年审判多年的孙晓芳始终认为,审判不是目的,帮教才是关键。工业园区法院少年庭坚持教育为主,探索建立以爱心家园管护教育基地、心理评估与矫治等创新帮教方式的工作新机制,帮助失足少年重塑生命力方向,让他们迷途知返,重新扬起人生的风帆。

  判后回访关爱延至案外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少年庭法官顾薛磊已经审理过300余件涉未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改判、无一错案,民事调撤率近80%。他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法官爸爸”。

  铭铭是一起抚育费纠纷案件的当事人。父母离异那年他6岁,被判给了父亲。父亲去了外地并与他人结婚。体弱多病的母亲也对其无力关心。而此时,铭铭却被查出患有白血病。

  法官的工作是找到孩子的父亲,帮助解决医疗费用。但是顾薛磊将对未成年人的关爱继续向案外延伸。3年来,他始终关心着铭铭的健康与生活,将铭铭作为回访重点对象,经常去铭铭家走走看看。2012年9月,他像父亲一样,亲自将铭铭送进了小学。

  为了让铭铭得到更多社会力量的帮助,顾薛磊通过“小顾法官在线”个人微博,转述铭铭的遭遇和他需要医治的状况,引起众多热心网友关注。有人送来钱,有人送来玩具,有人送来衣服。长宁区教育局、区团委了解铭铭情况后,组成教师志愿者队伍,定期上门为铭铭提供学业帮助。

  “有这么多人帮助,铭铭笑得越来越灿烂了。”顾薛磊说。 (文中所涉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记者袁定波李娜)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法律界研讨少年司法制度改革中的帮教责任
·专家研讨少年司法制度改革中的帮教责任
·"少年司法制度改革中的帮教责任"研讨会举行
·江苏部署明年少年法庭工作不断发展具有地域特点的少年司法制度
·新疆构建少年司法配套体系 完善未成年人审判机构建设
·最高人民法院: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之路

·最高人民法院: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之路
·沈德咏: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