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中央动态

我国初步形成未成年犯罪防控权益保护齐抓共管格局

2013-06-01 10:58:0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我国初步形成未成年犯罪防控权益保护齐抓共管格局

  未成年人综合审判试点中院扩至49家

  记者5月31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截至目前,全国法院共有少年法庭2300余个,少年法庭法官7000余人,开展未成年人综合审判试点中级人民法院扩展至49家。

  据介绍,1984年10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正式成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议庭,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少年法庭。1991年,我国第一个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在江苏省常州天宁区人民法院建立。2006年8月,17个中级人民法院开展设立独立建制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试点,推动未成年人民事权益司法保护审判制度建立和发展。

  记者了解到,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社会问题,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依靠全社会力量,实现综合治理。目前,不少地方少年法庭已经建立与公安、检察、司法行政机关相互配合的“政法一条龙”工作机制,共同致力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矫治工作。

  2010年,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协调监督机制。

  同年,最高法会同共青团中央等13个中央机关共同发布《创建“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的指导意见》,并在法院系统下发《关于认真学习〈创建“青少年维权岗”活动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法院积极参与创建“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组织开展“青少年维权岗”进社区、乡村活动,就近就便解决青少年司法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化解社会矛盾。

  据悉,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又联合发布《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加强对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特殊人群的协同管理。由于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防控与权益保护,已初步形成齐抓共管网络化工作格局。(记者袁定波)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河南邓州:预警建议推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河南省未成年人犯罪连续5年下降
·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证据如何采信
·应尽快修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辽宁鞍山铁东法院成立"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矫正工作站"
·四川前四月封存484名未成年人犯罪记录

·四川前四月封存484名未成年人犯罪记录
·河南省南乐法院三项措施从源头防范未成年人犯罪
·河南省南乐法院三项措施从源头防范未成年人犯罪
·海南临高县检察院规范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查询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应制定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