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江苏淮安:编织百姓心中“平安网”

2013-05-31 14:25:2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2年来,在淮安市司法局等部门的指导帮助下,该市清河区积极探索实施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主线,通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全区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取得了群众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2.5%,重点区域可防性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2.6%,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对社会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上升的“两降一升”效果。

  清河区社会矛盾纠纷成功化解的秘诀,就在为百姓编织的“平安网”中!

  【秘诀一】建立网络体系明确预警责任

  区委区政府将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作为全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工作来抓,将调处中心建设列入全区重点项目。2012年,区政府投入8000多万元建成1.2万平方米的社会管理大厦,将一楼作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同时,区财政还投入200多万元聘请了120名网格管理员,实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经费支出区财政全额包干,实报实销。

  司法行政部门以居民小区为基本单位,在全区组建了265个基础网格,以社区为对象组建了40个责任网格,以辖区内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商业网点、工地等为对象组建了60多个独立网格,以居民小区楼栋为对象设立若干楼栋长,建立了全覆盖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五级网络体系。

  与此同时,他们还明确各层级排查预警责任。区调处中心制定网格化排查预警的具体实施意见和办法;街道调处中心负责矛盾纠纷网格化排查预警的组织实施;社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基础网格单元的管理及矛盾纠纷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基础网格单元、独立网格单元的纠纷信息员和楼栋长负责收集、上报网格内矛盾纠纷信息和苗头隐患。

  【秘诀二】完善工作制度矛盾调处全覆盖

  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分析制度。组织网格调解员和信息员定期与不定期排查,社区(村)每周、街道每半月、区每月一次开展集中排查,特定范围和带有倾向性的矛盾开展纠纷专项排查,重点类型、重点区域开展重点排查。

  完善矛盾纠纷分级预警制度。按照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危害程度、紧急情况和发展态势等因素,划分红、黄、绿三级预警等级,制定相应化解预案,全面防止矛盾纠纷激化。

  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分级管控制度。根据矛盾纠纷隐患和已发生的纠纷案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或危害程度,建立三级管控体系。

  完善信息采集、报送和处理制度。实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五级网络体系纠纷信息第一时间逐级上报和重要纠纷信息直报。

  【秘诀三】强化督促指导矛调预警收实效

  2012年6月初,水渡口街道杭州路社区在网格化排查中,发现一起拖了30多年的雇佣工伤残赔偿纠纷。调解员赵成树多次深入纠纷调解申请人潘某家中了解情况。经过3个多月来回奔波,赵成树终于促成纠纷双方就生活补助费标准、困难救助以及逐年增长幅度等问题达成共识。

  这只是清河区按照“人往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的工作要求,借力网格化排查化解机制作用开展“大排查、大调处”活动中的鲜活个案。探索“网格化”矛调模式以来,该区司法行政部门将矛盾纠纷网格化排查预警工作纳入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考核范围,区、街道(部门)、社区(村)工作责任逐层分解,并明确了逐级督促检查的程序和措施。

  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以来,全区各类矛盾纠纷调处率达100%,调处成功率在99.2%以上。“清河区的260多个‘社区小网格’,正在成为当地政府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党群互动的第一载体、矛盾化解的第一阵地、和谐稳定的第一基石,编织出了人民群众的‘贴心衣’。”江苏省委政法委调研组在清河调研后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丁大勇 沈超 周健)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江苏常熟:运用现代传媒 构建法制宣传新平台
·江苏溧阳主题座谈促青年民警成长
·江苏盐城“4+12”夯实警示教育月
·江苏监狱:“三个延伸”化解服刑人员身边矛盾
·江苏如皋:社会管理创新篇追寻和谐中国梦
·江苏常熟:运用现代传媒 构建法制宣传新平台

·江苏常熟:运用现代传媒 构建法制宣传新平台
·江苏南京玄武警方擒获两“黑客”
·信息化精细化初查助力江苏反贪
·聚焦平安建设的江苏法院实践
·江苏:平安和谐与民生幸福比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