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有一段故事:秦大将王翦率军伐楚,驻军在锡山埋锅造饭时掘一石碑,上刻“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王翦道:“此碑出,天下宁矣。”为祈求天下安宁,此地名无锡。
今天,在这方“无锡宁,天下清”的平安热土上,一批司法行政人怀揣着百姓安宁、社会和谐的梦想,用眼、耳、口、手,全身心去感知和营造平安无锡的每一个细节,催生了一个个和谐动人的故事。
社区矫正的“千里眼”——守望平安
2011年春节过后,杨巷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卢超发现管理对象邵某的定位手机已经“越界”。通过综合分析,宜兴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科判断邵某是被胁迫加入了传销组织。于是,所里派出解救小组南下救人。通过GPS实时定位,锁定邵某当时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普宁金珠宾馆附近。解救小组和民警对该区域进行排查,成功解救出了邵某,并捣毁了这个传销窝点。
这一战绩,要归功于近年来无锡市打造的被称为“天眼”的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卫星定位监控系统。目前,社区实行GPS定位的重点监管对象覆盖率达到54.3%,其中,滨湖区等地实现了对所有社区服刑人员的全覆盖。
法律服务的“顺风耳”——倾听平安
“这个事,打电话问问陈波律师怎么看。”这是无锡的哥的姐遇到法律问题时的第一反应。每周一到周五晚,泰伯律师事务所的陈波律师都会在电台节目中聆听市民的法律问题,义务解答法律咨询,这一干就是10年多。
类似这样的维权热线和法律咨询热线,通过12348平台,在无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每部公益热线的背后,无不闪现着律师们的身影。在无锡市司法局的指导下,广大律师还深入信访、人社、工会、残联等10多个窗口单位义务值班。今后3年,无锡将打造100个公益法律服务基地(站),为律师参与法治建设、平安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解决纠纷的“一张嘴”——对话平安
“请了调解人,化解矛盾不费神。”细心的观众发现,最近《无锡老娘舅》栏目的老娘舅由一个变成了2个,来自无锡市南长区司法局的专职调解员与电视台的老娘舅一搭一档,一唱一和,在对话中化解了多起赡养、遗产纠纷。作为无锡市司法局和当地媒体联合开办的全省首档民生调解类栏目《无锡老娘舅》“升级版”2年共播出795期,受理求助672起。
让矛盾化解与平安创建同频共振。小矛盾由全市8237名老娘舅的“三寸舌”包揽,大纠纷则有大调解机制做保障,全市诉调、检调、公调、援调、访调、劳调实现了六大对接。滨湖区司法局投入150万,将“政府购买”模式引入交调对接,一年多来成功调处道路交通损害赔偿案件1757件,涉及赔偿金额3117.52万元。宜兴大调解“零激化”的经验,被中宣部新闻局以《新闻阅评》的形式报送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中宣部、司法部领导参阅。锡山区在镇(街道)全面建设具备同步录音录像设备的数字化调解室。据统计,近3年来,无锡市各级调处中心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4.2万件。
秉公执法的“公正人”——触摸平安
自2011年5月1日“酒驾入刑”以来,中西医结合医院司法鉴定所作为无锡惟一一家具有酒精检验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累计受理酒精检验案件6653件,日均近10件,采信率达100%,没有发生一起当事人投诉。
“不要小看细枝末节的小事,这对调查取证十分重要。”无锡市公安局交巡警民警汪兵深有感触地说。5月21日,汪兵照例来到该所,将一份血样交给鉴定人员做酒精检测。为确保出具的第三方司法鉴定意见书客观、公正、及时,该所设置了24小时酒精检测室,组织司法鉴定人员24小时值班,安装了全角度监控记录仪,确保整个鉴定过程透明、公正。张自明是该所3名具备酒精检验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人之一。在他手下,所有委托案件都做到了当日案当日结,为平安无锡大背景下“酒驾入刑”的实施提供了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证据。(陈瑜)
·江苏溧阳主题座谈促青年民警成长
·江苏常熟:运用现代传媒 构建法制宣传新平台
·江苏盐城“4+12”夯实警示教育月
·江苏监狱:“三个延伸”化解服刑人员身边矛盾
·江苏如皋:社会管理创新篇追寻和谐中国梦
·江苏常熟:运用现代传媒 构建法制宣传新平台
·江苏常熟:运用现代传媒 构建法制宣传新平台
·信息化精细化初查助力江苏反贪
·江苏南京玄武警方擒获两“黑客”
·聚焦平安建设的江苏法院实践
·江苏:平安和谐与民生幸福比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