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场帐篷警务室,民警李健24小时值守在这里 记者 开永丽 摄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处于震中的龙门乡灾情最为严重,龙门派出所在灾后的抢险救援、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中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任务也更加艰巨。
无论是履职尽责保一方平安,还是迎接挑战攻破新难题,震后的龙门派出所的表现,值得敬佩和称赞。这是在天灾大考面前,雅安公安民警坚持和奋战的一个平凡的也是最典型的缩影。
对于芦山县公安局龙门派出所的七名民警来说,4.20芦山地震后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这个“震不垮”的派出所,因灾后抢险救援的英勇表现被授予集体二等功。在震后他们坚守岗位的每一天,都经受着严峻的考验:除了面对日渐常态化、有序化的日常工作,一场地震也将更繁重的工作任务、更复杂的矛盾纠纷推到了面前,有些问题是前所未有的。
一个月的试炼。5月20日,四川法制报记者在震后一个月,再次走进这个震中派出所,记录下了这个七人团队的工作和生活。对于震后抢险救援的具体情形,他们凝重沉痛不愿再过多讲述;对于连日来的辛苦,他们满脸倦容说一切都是应该;对于即将面临的更严峻考验,他们目光坚定地说有信心和决心。 24小时的不间断巡逻
5月20日一早,周欣像往常一样从里面拉开派出所的铁门。地震发生后至今,身为所长的他,和其他6名民警24小时驻扎岗位,没有休息过一天。
前一天晚上的清查巡逻任务结束在凌晨两点,周欣说这是因为“到了晚上基本上都回帐篷休息了,这容易找到人”。
在龙门乡104.6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分布着6个村,有2 .2万人口,是仅次于芦山县城的第二大乡。作为震中,龙门乡也是灾情最严重的地方。现在,除了正常的接出警之外,了解社情民意收集相关信息、巡逻防控走访群众、地质灾害清理排查和安全检查等,都是所上每天的日常工作。
目前龙门辖区内搭起的帐篷达到了7000余顶。大量帐篷,增大了日常管理和巡查的难度。“震后老百姓容易因为一些小事情情绪激动,我们作为警察就要给群众安全感,巡逻的密度更大,每天巡逻的时间也是以前的很多倍。”周欣说,所上7个人基本上每天都排班进行全天候巡逻,非常辛苦,可也没办法。
巡逻的难度也在加大。一些老百姓将煤气罐放在帐篷里做饭,容易引发火灾,民警们每天巡逻都要挨着打招呼,让他们把煤气罐搬到安全的地方。除了大大小小的集中安置点外,很多百姓居住的还是非常分散。一些小的机耕道、田间小路都要走进去,百姓见到民警巡逻也更心安。村民的理解和不理解
四川法制报记者到访的这天,一早就有三五个群众等在派出所门口。
一些居民房子垮塌,户口本、身份证被压在废墟中,所以震后这段时间来派出所办户口本、户籍证明和临时身份证的很多,最多时一天有几百人申请办理。
地震也给户籍工作带来新困难。根据省公安厅下发的通知,为避免后期补偿出现纷争,震后户口是冻结了的,不能随意迁入和分户,很多百姓表示不理解。
这天就有一个农妇前来办理分户。户籍民警黄宇告知不能办理,向她解释了多遍后,农妇仍表示不能接受。“老百姓不理解是常有的事,大多数最后还是能说得通。”黄宇有些无奈。
这时,派出所院子里又有几个村民拉着周欣大声理论。原来,两家人以前上户口时用同一个门牌号登记,现在房子垮了,担心影响赔偿,来派出所要求解决。实际上,龙门乡的门牌号一直是由镇政府在负责办理。对此,周欣和指导员李军又是一番解释说明。
这些情况在震后几乎每天发生,大量新工作涌到民警面前。一些本不该由派出所负责和解决的事情,老百姓都直接跑到派出所。而在这个过程中,百姓的理解和不理解,民警们都要去面对和承受。做好奋战三年的准备
56岁的姚国强是所上年龄最大的。地震发生前几天,姚国强因眼部囊肿做了手术。现在太阳大时,他都要戴墨镜。
5月20日一早,姚国强接到报警电话,便和指导员李军、民警左洋跳上面包车出警了。震后,派出所接出警量增至一天最多十多次,而震前平均每天一两次。
姚国强说,震后夫妻矛盾更为突出。例如两个不同籍贯的人结婚了,或是离婚后为了小孩仍住在一起,户口又没有分开,很容易因为补偿款引发矛盾。“随着从过渡安置往灾后重建的转换,政府将会出台什么安置政策,这些老百姓都在观望。”周欣提到,加强清查巡逻,走访群众收集社情民意,是一个重要工作。现在辖区内受灾的八成危房都要拆除,这个过程中肯定还会产生一些矛盾,这些情况都要做大量的工作掌握,以保证从容应对。
采访中,不止一个人或开玩笑或认真地表示,早已做好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起码还要奋战三年以上。一顿难得的“团圆饭”
龙门派出所在辖区最大的一个安置点——青龙场安置点设置了一个帐篷警务室。中午近一点,驻扎在帐篷警务室的民警李健回到了所上,和同事们一起吃午饭。
四季豆、茄子,配上简单的咸菜。他们开玩笑地说,这是很少有的一顿“团圆饭”,还准点开饭。平时下午3点吃午饭,晚上11点吃晚饭也是常有的事。“有时候大家相互开开玩笑,吃饭的时候吹吹牛,都能舒缓下心里的压力。每个民警家里都受了灾,但是都没办法过问。”周欣提到,4.20地震发生那天,大家都马上投入抢险救援,所里明确了一条纪律:不许吃救援的食物和水,直到当天凌晨,大家才吃上第一顿饭:一碗泡面。
在四川法制报记者一天的采访中,他们也透露了一点自己的“私事”。姚国强的儿子也和自己穿上了同样一身制服,在救灾中表现突出,这让他很欣慰;所长周欣今年36岁,来所工作近7年时间,震后看到妻子带着10岁的女儿和70多岁的老母亲都在无助地哭可自己无暇过问;副所长陈超患有严重的胃病;年龄最小的左洋地震前检查出患有血小板减少症,现在还在吃药;户籍民警黄宇的孩子身体也不好……
一个月来,这个团队中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面临着来自身体上、心理上和家庭方面的困难,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每个人都表现出了超强的勇敢和意志,像是团结坚固的一家人一样,经受住了困难的历练,坚强地迎接全新的工作。(记者 开永丽 夏修露 胥辉 罗孝伟见习记者 徐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