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专业素养,基层调解员将有机会去法院旁听案件、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区里正探索建立调解员人身保险机制,解决调解员的后顾之忧;民间调解组织“和事佬”协会配备了“四大员”,进一步提高调解质量……这一系列举措,都是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推进“大调解”机制而打出的“创意牌”。
武林街道某小区将三层门面房出租给了A公司,A 公司又将其中两层转租给温岭人尤某用于开旅馆。装修完毕后,旅馆在环评公示阶段遭到楼上住户的投诉,认为旅馆存在安全、消防、环境、供水、排污等隐患,多次协商无果,旅馆也因此没能开张。旅馆是尤某牵头家乡渔民集资搞的,因为一直没能开张影响了渔民的收益,渔民成群结队到小区住户家门口围堵。
了解情况后,社区调委会联同派出所、环保局等多部门召开协调会,又在晚上上门发放意见征集表,及时整理居民意见,剖析原因,之后,又协调店家进行整改。三个月后,整改完毕通过环保局验收,旅馆得以开业,矛盾终于化解。
近年来,下城区的人民调解组织已经处理热点、难点纠纷6000余起,调解标的超亿元。去年,万城机电火灾引发200家商户集体维权上访,永佳集团杭州装饰城230余家商户因为租赁合同引发群体性纠纷等一些重特大事件,都通过人民调解得以妥善处理。
记者从昨天下午召开的下城区大调解推进会上了解到,下城区司法局将在保障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专项经费的同时,探索建立调解员人身保险机制,为调解员交纳人身伤害保险金,或建立调解员抚恤金制度,为在调解工作中受到伤害的调解员解决后顾之忧。
而作为人民调解机制的有效延伸,发源于下城区的“和事佬”协会调解机制,已经成为全区预防矛盾、沟通信息、快速调处纠纷的重要“草根力量”。今后,下城区的“和事佬”协会将有“四大员”的标准配置:区法院为每个街道确定一名法官,任人民调解指导员,组织骨干人民调解员、“和事佬”参加法院旁听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法律水平和工作能力;社区律师担任本社区“和事佬”协会的法律辅导员,提供法律支持;社区民警担任联调员,参与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社区社工担任联络员,做好信息对接工作。(记者 陈岚)
·浙江乐清开展“警灯工程”大比武
·浙江象山法院启动小巷法官活动
·浙江衢州江山民警要向“很Man”的协警学习
·浙江:监狱里的《对话》节目直击心灵深处
·浙江金华警方捣毁5个团伙抓获94人
·浙江建德社区矫正实现所际交流
·浙江建德社区矫正实现所际交流
·浙江平安建设发扬"枫桥经验" 事故连续9年零增长
·浙江西湖法院司法为民接地气
·浙江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街道平安建设掠影
·浙江衢州:手机免费软件专防电信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