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点鼠标,盗车贼行动轨迹被大屏幕牢牢锁定;屏幕亮起,危化品生产隐患被及早发现;警报一响,即时提示小区里可能发生入室侵财……
江苏借助智能化信息平台、物联网技术应用、技防设施广泛配置,推动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在平安建设中深度应用,人民群众“既富又安”的期盼已经触手可及。
物联网技术让居民更踏实
在无锡市新区旺庄街道高浪社区,66岁的鲍全根每天出门时都会在腰带上别一个黑匣子,当他不小心摔倒时,黑匣子就会向高浪社区监控指挥中心发出警报,同时向鲍全根的子女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发出短信求援。
黑匣子是高浪社区为60岁以上孤寡独居老人安装的“孝为先”防跌倒报警器,一旦老人发生跌倒意外时,报警器发出的报警信息会让老人第一时间得到救助。自从去年5月免费获得“孝为先”报警器后,鲍全根每次出门都“感觉很踏实,就像子女在身边”。
点对点,物对物,最新的物联网技术打破物理屏障,将居民的安全罩于一张无形的信息网中。去年6月,高浪社区居民费荣仙的家中添置了3样设备,分别是“非法入侵”、“天燃气泄漏”、“烟感火感”传感器,当发生火灾、入室盗窃时,社区监控指挥中心的警报就会响起,这让63岁的独居老人费荣仙感到踏实了许多。
2011年6月,高浪社区投入300余万元建设了社区“物联网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实现了社区从内到外“安全无死角”。借助社区设立的高清摄像头,如有人在社区内有反常活动,系统自动识别分析图像后,会立即提醒报警,及时锁定可疑人物。
“自系统建立以来,社区发案率同比下降50%以上。”数字的大幅变化,让高浪社区党支部书记秦振兴对技防设施的效果大为感慨。
由人防到技防,随着科技的发展,充分运用技防创安已成为江苏平安建设的重要手段。据江苏省综治办副主任李三顺介绍,目前,江苏省所有乡镇(街道)均已建成技防乡镇(街道)。
家庭是社会最小单元,居所安百姓才能心安。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于2007年建立起“好管家”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集治安管理、城市管理和服务民生为一体,借助辖区内13个社区背街小巷安装的220个探头,形成一张覆盖3.25平方公里的监控技防网,使辖区内刑事案件比之前下降了76%。
“以前,有居民反映问题时,我们要书面记录后,再打电话找相关部门,耗时耗力。如今,只要打开‘好管家’平台民意快车系统将信息输入,系统会第一时间把百姓诉求传递给相关部门,效率高多了。”沧浪街道佳安社区党委书记沈晔飞深有感触。
沈晔飞从社区居民身上也感受到了变化,在每周六和社区居民定期沟通时,经常有居民向她反馈,“有关部门解决问题的速度明显快多了”。
技防进企业入学校除隐患
安全生产、金融保险、食品卫生等领域,涉及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把智能技防手段运用到这些企业的重要场所以及设备监管上,也是“平安江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阴是长江中下游危险源企业最多的市(县),这里有重大危险源企业132家,重大危险源点263个。如果不对这些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监管,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江阴新和桥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发泡聚苯乙烯企业,原料苯乙烯是重大危险源,在企业的原料池中,密布着粗细不一的管线,上面载有温度、压力等传感器,若有超温、超压等反常情况,企业的监控室以及远在江阴市安监局的监控中心都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
散布在企业中不计其数的传感器,另外一头都与江阴市安监局监控中心连接。一扇由数十个小屏幕组成的大屏幕墙置于监控中心内,每一个小屏幕对应一家重点监控企业,借助探头,实时显示企业重要监控区域的画面,安监局两名工作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守。
事故预防、风险监控,过去靠人排查和“严防死守”,现在靠的是先进科技防范措施,大幅提高效率的同时,风险也被降到最低。
“自开展重大危险源创新预警监测以来,江阴涉及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发生率每年以20%速度下降,且未发生过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江阴市安监局副局长孙益民介绍说,有了这套系统,也让他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
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事关社会长治久安。江苏目前有在校学生、在园儿童1300多万人,约占全省1/6的人口。在全面保障学生安全方面,江苏加大经费投入,增加监控报警器材,让技防入校。
无锡市惠山区校车司机李峰每天5点多起床,6点到石塘湾中心小学检查校车,6点20分他开着校车到第一站小孙巷,从这里开始他一天接送学生的工作。
李峰驾驶的这辆牌号为苏B88882的校车,其行驶轨迹、所处方位等情况,在无锡市公安局惠山分局交巡警大队视频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一目了然。《法制日报》记者在这里见到,全区86辆校车都可以查到,甚至校车内外的视频画面也很清楚。
惠山区在日常校车管理中,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其中,当附近有其它车辆过于靠近校车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驾驶员。系统还会将学生上下车及校车到达时间,以短信形式通知学生家长,让他们放心安心。
高科技打造立体化防控网
今年2月3日零时许,常熟市发生一起5人被杀害的案件。案发春节前人财物流量最大的时候,发案地又位于人员流动性强的两市一区交界处,属外来无业人员激情作案。
“这种案子若放在10年前,公安机关即便花半个月也未必能摸清头绪。但侦破此案最终只用了7小时,犯罪嫌疑人就被抓获。”常熟市综治办副主任周忠良说,秘诀在于路面上无处不在的“监控之眼”。
苏州全市有近30万个监控设备,这些设备全部纳入治安防控范畴,其中有2.8万个实现联网运行,各种资源通过信息化手段高度整合。
今年2月19日,苏州市工业园区发生一起汽车被抢案。接报后,公安机关指挥中心通过“智能指挥调度系统”-“智能卡口联网系统”-“治安监控联网系统”等一系列网上操作后,仅用了3个小时,驾车逃跑的犯罪嫌疑人就落入法网。
借助信息化平台的逐步应用完善,案件快侦快破已经不再是梦想。海安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凭借智能系统,通过大屏幕监控发现警情后,警力只需两分钟就能赶到现场。而安装在县城5个至高点上的高清摄像头,从28层楼高的距离俯拍,可视距离达到3公里,甚至连车牌号都清晰可见。
科技是第一防范力。目前,江苏省辖市和县(市)全部建成现代化的110指挥中心,成立了覆盖城乡的专业巡防队伍,实战勤务24小时不间断;全省共设置6900多个治安卡口,县级以上治安卡口普遍安装了电子监控装置。
5月5日下午4时许,在338省道上,一辆从苏州驶往无锡方向的小轿车被港下治安卡口的交警截停,进行例行检查。交警把驾驶人的驾驶证放到仪器上,电脑中的智能系统立刻显示出驾驶人的相关信息及是否有犯罪记录。实际上,该车经过1公里前的探头时,智能系统就已经显示出车辆的全部信息。
海门市拥有国内最大的家纺批零集散地--中国叠石桥家纺馆。记者在这里看到,海门采用“技防入市”理念,公安机关和市场管理企业联动,在市场顶层建立了一个超大规模视频指挥中心,中心内宽约30米的大屏幕连接了2600个探头,覆盖了海门市整个工业园区。
投资3200余万元的监控中心自去年6月投入使用后,效果立竿见影。前不久,叠石桥地区接连发生砸车盗窃车内财物案件,正是通过技防监控甄别,海门警方迅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一张攻守兼备、动静结合、实战高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江苏已经形成,违法犯罪分子“不敢来江苏、来了作不了案、作了案跑不掉”的震慑力量日益彰显。
据统计,去年,全省八类主要案件、抢劫、抢夺、盗窃案件同比分别下降7.4%、14.8%、12.8%、7.5%,江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区。
记者手记
“感知”平安江苏细节
《法制日报》记者在江苏历经10天采访,跨4个地区、13个县(区、市),30多个乡镇、街道、社区、工厂、学校、市场,最直观的感受是“遍地开花”的信息化建设。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已让“平安江苏”建设的管理者尝到了甜头,更让广大老百姓享受到了平安。 “感知”两个字,在无锡等地采访中被多次提到,因为这里正借助如火如荼的物联网技术,推进“感知安保”、“感知防控”、“感知交通”、“感知校园”、“感知小区”等系列智能治安防控体系。
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摔倒不会没人知道,向政府反映问题“一键操作”,自家房子被外人闯入会立刻报警,连孩子下了校车都会接到短信提醒,车辆被盗了也不用担心,因为盗车贼时时处在“电子眼”之下。
安居乐业就是图个平平安安,而安全感便来源于这些细枝末节,通过“感知”,江苏居民们也真切感受到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平安。
(执笔:记者 雷晓路 孙春英 丁国锋 李恩树)
·江苏:让平安和谐与民生幸福比翼齐飞
·江苏常熟数字化城管全省率先实现城镇全覆盖
·江苏徐州学习推广马传亚工作法
·江苏润州“一键查询”全景反映案件流程
·江苏首例非法经营易制毒药品案判决生效
·江苏“两个率先”指标体系版本升级
·江苏“两个率先”指标体系版本升级
·江苏高起点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
·江苏宿迁闯红灯者“被协警”
·江苏:严惩民事虚假诉讼
·江苏江阴法院建“合适成年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