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记阜宁县看守所医生蒯迎庆

2013-05-29 11:04:1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最慕那把“金钥匙”

——记阜宁县看守所医生蒯迎庆

屈指一算,53岁的蒯迎庆在阜宁看守所这个特殊岗位上已经跨过了23个春秋。记得还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她从县医院调入公安,被安排在看守所后从事狱医兼女子监室的管教工作。而今,她已进入退休倒计时,可每一天仍然坚守在这里。

心理钥匙开“心锁”

在蒯迎庆的工作日记里,有对在押人员健康状况的检查记录,但更多的是对一个个有严重心理障碍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心理矫正。

去年国庆节后,因涉嫌组织容留妇女卖淫的蒋某被刑事拘留,羁押在女子监室后,整天不讲话,最后竟以绝食相对抗。蒯迎庆得知情况后,及时对其进行教育规劝:“如果你认为办案单位执法环节上有错误,或认定的事实不清,你完全可以向我们反映,也可以委托律师给你辩护,犯不着一个人独生闷气。再说,你还年轻,今后的路还很长。即使法院判你两三年,出来后还能自谋职业。”一席话让蒋某心有所动。

开饭时间到了,蒯迎庆将盛好的饭菜端到她的面前,让蒋某受宠若惊。

第二天上午,蒯迎庆再次来到女子监室。昨天还恼闷愁肠的蒋某今天面带微笑地起身迎接蒯迎庆:“蒯医生,你昨天的一番话确实说到我心坎上了。你放心!我一定不再让你烦神了。”就这样,蒋某从情绪好转到接受审判,不但表现较好,而且顺利投送劳改场所。

23年来,蒯迎庆用她那把特殊的“金钥匙”打开了在押对象中一把又一把锈蚀的“心锁”,成功转化80余名顽固不化的嫌疑人或已决犯自觉接受改造,没发生一起大小事故。

管教干部牢记天职

蒯迎庆深知,犯人也应得到人格上的尊重,而且监区平安无事故,确保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则更是管教处干部最起码的职责。

响水县人李某某因聚众斗殴被羁押到看守所后,以前曾有过的辉煌使她受不了如此大的打击,几次三番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蒯迎庆多次找其谈话开导,用亲情温暖她、感化她,并提醒她为人母、为人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鼓励她要勇敢面对现实,走出泥泞。苦口婆心的教育终于使李某某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并在投监服刑后给看守所领导写来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件:“我害怕被判刑,恐惧、绝望和无助充斥着我的内心。蒯大姐看出了我情绪极度低沉,一次次找我谈心,与我探讨人生的真谛,帮助我调整好心态……是她用真诚的双手和爱的呼唤,把我从绝望的边缘拉了回来,让我保全了一个完整的家。此恩此德我无以为报,只有铭刻在心,请允许我,向她表达内心最真挚的感激:谢谢蒯大姐,祝她一生平安、健康、幸福、快乐!”

23年来,蒯迎庆累计管教女性在押人员930余人。其中,12名死刑犯被平安、顺利交付执行;女子监室累计210余次被评为“文明监室”。

在押人员生命健康不可怠慢

23年的管教生涯不仅使蒯迎庆对在押人员的心理状况能够熟练掌握,练就了一套过硬的说功、做功。在押人员只要身体稍有不适,她都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决不让任何一个在押人员病死狱中。

今年春节期间,已决犯杨某患严重感冒,连续服药几天不见好转。正月初三、初四本是蒯迎庆休假,她原打算到羊寨去看望一位久未谋面的亲戚。临时前,她突然想起2号监室的杨某感冒一事。如果杨某的感冒未治好,很可能在监区内造成局部传染。想到此,她随即调转车头赶到看守所。当面询问杨某从昨天到现在咳嗽有没有减慢,是否还头晕?当杨某告诉她已有明显好转时,蒯迎庆这才放下心来。

蒯迎庆23年来的付出得到了组织上的认可,也得到了单位同事的好评,更得到了在押人员的尊重,先后20余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等组织上的表彰奖励,心里很满足。

(□通讯员 王开军 姚圣俊)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