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丁树忠:“村官不大,但老百姓看得最清”

2013-05-28 13:06:2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长安网 

    13年前,河南省沁阳市针对乱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村和经济发展滞后村,先后从机关、企业选调60多名在职和退居二线的干部充实农村基层组织。沁阳太行办事处水南关村党总支书记丁树忠就是其中之一。此前,他是沁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这个看似是被“下放”的任用,着实让他别扭了一段时间。然而,13年间,丁树忠励精图治,带领村两委干部,将一个混乱不堪的上访村带进了沁阳市、焦作市乃至全省先进村街的行列。

    走进水南关村,街道整洁,广场宽敞,绿草盈盈,百姓安居,不仅没有上访的矛盾,连治安案件都极少,老百姓无不夸赞,“是丁书记给我们带来了平安和谐”。

    13年的时间,由于突出的工作成绩,丁树忠先后获得焦作市劳动模范、焦作市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先后被选为焦作市第九届、第十届党代会代表和省十一届人大代表。

    “为村里发展,受委屈也值得”

    在水南关村村委的二楼,有一间视频监控室,管理着全村21个摄像头,覆盖全村主要道路、街道、清真寺、学校、村委会等重点区域。

    “这是村里在前年投资20余万元建成的。有了它,村民的生活就更加安心了。这样的投入其实只占近年来我们对村里投入的极小一部分。有了经济的保障,我们才能有条件给村民带来更多的安全保障。”丁树忠说。

    水南关村是一个回族聚居村,现有864户村民。

    2000年以前的水南关村12家集体企业6家停产,5家半停产,集体收入难以保证,干群之间矛盾激化,上访事件不绝,村内吸毒贩毒、打架斗殴、聚众闹事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问题不断,即使是上级派来的工作组,在村里的工作也无法开展。

    2000年5月11月,曾任该村大队长、副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的丁树忠临危受命,担任该村总支书记。

    刚刚上任的丁树忠首先面对的是村委会欠群众集资款200万元,企业欠群众集资款300万元的大难题,拖欠电业局电费超过10万元,群众收割小麦的钱都没有。

    经过商议,丁树忠说服村两委卖掉倒闭的玻璃厂的废铁,再通过干部集资,还清拖欠的电费,随后对村企业进行全面改制。

    “一说村企改制,全村都炸开了锅。有人说我是败家子,有人说我让老百姓喝西北风,大字报贴到了我家门口,要我滚出水南关村。”丁树忠说,“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请来审计理清账务,通过大小会做群众工作,坚定不移地搞改革,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使12家企业全部改制成功。”

    2001年年底,村内企业纳税152万元,较上年增长70万元。至2010年,企业纳税已达950万元。目前,村集体企业资产已超千万元。

    投资150万元改造门面房和街容街貌,投资300万元建文化活动广场,投资150余万元建民族公园,投资2100万元建设新农村社区,每年投入55万元对群众进行补贴……而且,村内所有的账务,都会通过村委的大屏幕向群众进行公示。

    “为村里发展,受委屈也值得。有经济做保障,很多事情就好开展了。”在水南关的法制宣传室,丁树忠说,“法制宣传、安全教育、矛盾化解、平安建设,我们都舍得投入,村里的治安环境自然没得说。”

    “要想平安,就得多想办法”

    水南关村与两个县市的9个行政村接壤,以往因为地界问题,村民常与邻村村民发生吵嘴、打架的事件。

    “要想平安,就得多想办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丁树忠主动与邻村村干部进行走访联络,与14个行政村缔结“友好村街”,签订了友好村街协议,互通有无,共谋发展。

    “既然互定友好,当然要有友好的姿态。西荒村因为村里经济困难,架设变压器资金不够,我们村里就对其进行支援,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丁树忠介绍,水南关村多年以来同博爱闪拐村都存有地界纠纷,2008年3月,在征得群众的认可后,该村高姿态作出让步,妥善解决了这一纠纷。而该村与东义河、西万村、北关村的纠纷,随后也都一一化解。

    “原来是你踩到我地里了就有可能产生纠纷。现在是邻村浇地先给我们浇上,我们收麦先帮你们收割,缺工具了喊一声就能借来。你说,这是不是就叫平安和谐!”一位村民骄傲地说。

    为了解决村内部的矛盾纠纷,丁树忠参与在村里构建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在每排房选出一名户长,对群众的矛盾及时发现、介入、控制、解决,把矛盾化解在最初;第二道防线是该村8个村民小组的组长,全权负责户长反映的矛盾以及本组出现的矛盾问题;第三道防线则是村委会调解,负责解决组长反映的问题和户长、群众直接反映的问题,遇到复杂问题,及时召集民族团结促进会成员共同研究解决。“三道防线”的建立,再结合网格化的管理,让该村的平安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村官不大,但老百姓看得最清”

    丁树忠深知,作为村支书,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老百姓看在眼里。他说:“村官不大,但距离老百姓最近,老百姓也看得最清。”

    在进行村企改革的时候,因为其兄弟在村企业的借款有11万余元的利息,按照改革方案是不予偿还的,为此,他的兄弟来到村委,和干部大吵大闹。

    “我回到家,母亲也说我,兄弟媳妇哭着给我说好话,我爱人讽刺我:你这德行,谁的情面也不看,中央还给你留着位置哩!’然后连着一个星期不给我做饭吃。村干部也对我说,要不开个会,把制度松松?”丁树忠说,“我当时就告诉他们,制度是大家制定的,如果我村支书都不带头维护、带头执行,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随后,我说服兄弟主动放弃利息,兄弟给我撂下一句‘你当了干部,我算倒霉了’。由于数目最大的利息都不再追要,

    其他村民追要的想法也打消了,企业改革顺利进行。”

    清理垃圾、平整土地、迁坟移树……丁树忠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带头上阵。村民心疼书记拿来毛巾给他擦汗,他怕把毛巾弄脏了。村民说:“干部这样辛苦,不怕脏,一条毛巾算什么!”

    “看着村民们能过上平安幸福的日子,想想这些年的付出,觉得都是值得的。”丁树忠说。(李向华 刘华)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