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浙江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街道平安建设掠影

2013-05-28 16:52: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平安浙江网 

    这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零发案”小区;这里难觅黄赌毒的踪迹;这里的外来人员也帮忙守护平安……这里是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街道。美丽的上塘河与千年京杭大运河孕育着这片土地,人们的勤劳、智慧、敬业造就了这里的和谐安定。近日,记者探寻“平安上塘”建设,破译这里的“平安密码”。

    “三无小区”变成“零发案”社区

    “一直没发案,没内容可写”小区门口的治安公开栏空了2年

    前两天,油漆工小陶在伟华苑小区一户人家做工,傍晚收工准备回家时,却发现停在楼道口的电瓶车不见了。小陶正急吼吼地到处找时,一位社区大妈告诉他,去门卫值班室看看吧。

    果然,小陶远远地就看见自己的电瓶车好端端地停在门卫值班室门口。“我们看见你的车没上锁,就把它推过来了。”保安小李笑嘻嘻地对小陶说,“这车要是停在外头,可能被偷,可是在我们小区,保准没事!”“我们这里可是‘零发案’小区,一般小偷进不来的。”小李自信地对记者说。

    小李所在的伟华苑,位于上塘街道七古登社区,这里外来人员多,人口结构复杂,以前每年发案都在百起以上。“以前这是个‘三无小区’,无物业、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七古登社区治保主任许顺富说,当年伟华苑的房价才900多元一平方米,可仍然不大有人愿意住到这里。

    2011年,七古登社区接管伟华苑后,引进了物业管理,配备了保安、保洁,对各种软硬件设施进行了改造,安装了监控,让小区的角角落落都处于监控之下。“去年以来,小区没有发生一起自行车和电瓶被窃案件,更没有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小区大门口有一块事务公开栏,记者看到,唯独“小区治安情况”这一栏是空白的。许顺富说,这两年小区一直是“零发案”,没什么可写的,就空着了。

    下午5点,小区入口的车流量进入高峰期,两个保安在维持秩序,狭小的入口虽然拥挤,但却不拥堵。小区的7个电动车棚里有60多个充电站,不少电瓶车排放整齐地在那里充电。“只要停在小区里,不上锁也放心。”一位居民大姐对记者说。

    小区保安不仅对每辆车都了如指掌,对租房子的租客也都对得上号。而小区物管则免费为居民提供更换灯泡和保险丝、疏通地面积水、修理屋顶漏水等服务,全年为小区居民服务700多次。居民都说:“我们社区的维修人员,比叫‘三替’更方便。”

    去年,伟华苑对小区的物业服务进行摸底调查,得到的反馈信息是:居民满意度达100%。许顺富欣慰地说,小区工作人员的尽心称职,是小区平安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400个“电子眼”让治安防控无死角

    小偷再神出鬼没也难逃“天眼”

    连违章停车、乱丢垃圾也一览无余

    上塘街道位于杭州市中心区域,美丽的上塘河与千年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融通。辖区内有诸多高等院校,也有十余家大型专业市场,外来人员集聚、人口结构复杂。可近几年,老百姓却感觉辖区的治安状况越来越好了,“零发案”小区也越来越多了。这其中,“电子眼”立了大功。

    去年8月,上塘街道投入了300余万元,全面实施电子监控升级改造工程,不但整合了原有街道的监控资源,还新增了241个摄像头。“这些新增的摄像头全部采用红外线数字枪机及红外线高速数字球机,监控画面的清晰度能够达到公安标准。”街道综治办专职副主任、上塘司法所所长沃建孟向记者介绍说,监控数据与区政府数字巡防平台及公安平台实现无缝对接,随时可以调用监控数据。据了解,这是现阶段较先进的设备和传输方式,在全杭州的街道及社区层面都是走在前列的。

    同时,街道服务中心于去年12月建设了高标准的电子监控总控室,由12台电视屏幕组成的电子显示墙,将上塘街道10个社区近400个电子监控点全部纳入其中。记者站在电子显示墙前观察了一阵子,发现不管是马路上违章停车,还是小巷里乱丢垃圾,一点点异常都一览无余。

    “‘电子眼’还帮警方破获了好几起案件呢!”沃建孟告诉记者。今年1月31日,瓜山新苑185号发生一起盗窃案,嫌疑人通过技术开锁潜入室内,窃取了笔记本电脑、手机、现金等价值数万元的物品。由于此前的监控升级改造,瓜山社区一带装了近150个摄像头,基本形成了封闭式监控网络,再加上新安装的“电子眼”图像非常清晰,警方一举锁定了一个30岁左右、身材中等、短发的可疑男子,由此破获了系列入室盗窃案共16起。

    公安、特保、协管“零容忍”黄赌

    “粉红小屋”、露天赌场不见了今年一季度发案率下降15%

    天上有“电子眼”守护着上塘的一草一木、一河一街,路面有派出所民警、特保队员保卫社区的安宁。

    上塘街道瓜山社区是城北的城郊结合部,常住人口4000多人,流动人口有近30000人,治安状况非常复杂,以前,这里的黄、赌等违法问题比较突出。“拱康路一带,原来有很多‘粉红小屋’,赌博机更是随处可见,不管是小超市、小卖部、网吧还是小饭店,都摆有赌博机,石祥路边经常有露天赌场。”瓜山社区的调委会主任张伟强从小在这里长大,对这里已很熟悉。

    去年4月,上塘派出所对这些“黄赌”现象“零容忍”,会同街道综治办成立“黄赌”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一支由综治办、派出所、社区民警、社区治保人员组成的整治小组和由15人组成的特保队伍,持续不断地开展联合整治。

    各社区也积极配合,辅警队员和村保队员在社区民警的带领下,或巡逻在背街小巷,或深入居民小区、商业网点,排查掌握可疑情况。派出所每周通报黄赌警情及打击情况,及时调整方案,不放过一个疑点。

    持续不断、全方位的打击挤压了黄赌违法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那些心怀侥幸的不法人员见打击不断,最后只能关门歇业了。”张伟强说。

    2012年,上塘派出所查处“黄赌”犯罪团伙5个,刑事拘留“黄赌”嫌疑人28人,查结“黄赌”治安案件242起,行政处罚492人,其中行政拘留397人,大大净化了街道的社会环境。

    现在,上塘街道辖区里的“粉红小屋”、赌博机、露天赌场等,都基本消失了。记者从上塘派出所得知,今年一季度,辖区内的案发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04%。

    流动人口调委会让外来人员心服口服

    外来调解员上了央视

    他12年调解纠纷596起成功率100%

    “打击违法犯罪让不法分子在上塘街道没有容身之地,可真正要让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安定团结地在这里工作生活,还是要靠服务和管理。”张伟强说。皋亭、瓜山、七古登、蔡马……上塘街道的每个社区都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就拿瓜山社区来说,外来人口是当地居民的8倍,“这些外来人员总觉得我们会歧视外地人,内心对我们很抵触,社区工作人员很难走进他们的圈子”。

    2002年社区发生一起租房纠纷,张伟强上门调解,安徽租客说,你们肯定是帮本地人的。在张伟强的公正调解下,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安徽租客满意地说,没想到你们没有偏袒本地房东。这件事让张伟强感触颇深,怎样才能消除外地人的心理隔膜呢?从事了多年基层调解工作的沃建孟提了个建议:不如让外来人员管理外来人员吧。在上塘司法所的支持下,2003年,瓜山社区成立了杭州首个流动人口调委会,专门帮助外来人员讨薪、维权、解决各种困难。

    叶其杨就是流动人口调委会最早的一批调解员之一。1997年,叶其杨从丽水景宁农村来杭州打拼,期间当过联防队员,做过协管员,后来成了一名调解员,并且一干就是12年。

    他跑熟了26个工地,调处了596起矛盾纠纷,成功率100%,其中各类劳资纠纷119起,为外来务工人员挽回应得收入113.138万元,参与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30多起。

    “没有单位是他跑不进去的,没有外来人员是他沟通不了的”,说起叶其杨,瓜山社区的不少居民都认识他。去年2月1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农民工融入大都市”栏目还专门采访了他。

    如今,社区里像叶其杨这样的调解员有7人。“虽然我们是外来人员,但上塘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这是调解员们的共同心声。(记者 仇健 见习记者 彭爽)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视频]杭州西湖公安分局出入境办证中心获“全国青年文明号”
·浙江杭州临安将劝阻电信诈骗视为见义勇为
·杭州深圳警方联手抓获淘宝网售卖假手机团伙
·深入推进“法治杭州”建设
·杭州成立全国首家预防犯罪专业性社会民间组织
·[视频]杭州:交警全面优化信号灯配时

·[视频]杭州:交警全面优化信号灯配时
·红绿灯周期多少秒才合适 杭州交警集体会诊
·过个马路要多久 杭州交警推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