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旦大学法学建立百年之际,“法学教育转型发展峰会”今天(5月28日)开幕。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慕尼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来自世界各地多所一流大学的20余位法学院校的校长、院长出席峰会并就中外法学教育的转型与创新开展了深入研讨。
开幕式上,复旦法学院国际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和斯坦福大学法学院院长伊丽莎白?麦吉尔担任该委员会的首任联席主席。
据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孙笑侠介绍,当前我国法学人才尽管在数量上存在过剩的问题,但对于高端法律人才的需求缺口仍持续扩大,能够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法律人才严重不足,法律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与复旦法学院2010年起开设全英文“中国商法”国际硕士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也得到了各国留学生的广泛认可。国家和人民日益提高的社会公正企盼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国际咨询委员会将为复旦大学法学院的发展战略、学科规划、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使复旦法学院努力创建成为符合国际一流标准、适应未来国际化发展与国家法治改革需要的法学人才集聚高地和培养摇篮。
1914年春季学期,复旦公学增设法律专科班,在上海率先将法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首批招生60名学生,开启了上海乃至中国现代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培养的新篇章。今年,也是改革开放以后,复旦大学恢复法学教育30周年。1983年,复旦大学恢复设立法律学系,在全国范围内较早恢复了法律人才的培养。面向未来,复旦大学法学院将以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复合型”和“涉外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为突破口,主动担当起国家与社会对法学教育的希冀和要求。目前,复旦法学院已与哈佛大学法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等十余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法学院建立了稳定的院际战略合作关系,互派师生到对方学校开展交流、学习和科研。(记者吴善阳 通讯员陶韡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