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福建

“根在基层”调研活动赴延平法院调研侧记

2013-05-28 09:16:0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构建梦想中的那座桥

——“根在基层·中国梦”调研实践活动赴延平法院调研侧记

调研组成员在认真阅读当事人给詹红荔法官写来的亲笔信。 蔡荣秀 摄

开栏的话

5月26日起,“根在基层·中国梦”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调研实践活动赴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和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两个调研点,开始为期一周的蹲点调研实践活动。人民法院报从今天起开设专栏,介绍调研组成员开展蹲点调研过程中体验法院常态化工作、感受法院创新精神的文章,敬请读者关注。

“对于失足少年而言,少年法庭就像一座桥,桥是跨越障碍的建筑,我们要让这些孩子从我们的桥上过去,不能让他们落下水。”如果说影片《南平红荔》中,“桥”以艺术化的形式登场,形象地展示了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推行符合少年审判规律的“三三九不工作法”的初衷,而通过与延平法院法官的零距离接触和交流,我们由衷地感受到,在这里、在法院的日常工作中,这些人一直为之努力构建的“桥梁”,或许真正回归了它跨水行空的本源。

《南平红荔》的摄制、《一轮明月》的编排使得詹红荔法官的事迹广为流传。通过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我们发现詹红荔不仅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法官,更是一位平和亲切的“兔妈妈”。“兔妈妈热线”的开通不仅拉近了普通群众与司法人员之间的距离,也为司法工作者提供了“司法为民”的实践典型。

在詹红荔精神的引领下,延平法院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干警,延平法院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法院、福建省十佳法院,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在5月27日上午举行的座谈会上,通过延平法院院长李伟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延平法院在提升司法公信力方面做的一系列努力——在立案方面,通过“立案调解速裁室”、“调解衔接室”的设置,使简易、小标的额案件能够速裁速决;在庭审方面,通过在法庭内开辟媒体席,对庭审活动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保证群众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庭审过程;同时,通过创新听证形式,创造性地引入立案前听证程序,及时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2012年延平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

除了促进庭内外有机互动的桥梁“三三九不”工作法外,延平法院还通过安排失足青少年参加社会文体、联谊活动,组织他们义务服务社区,加强了社会公众对失足青少年的理解、帮助,也使得孩子们对直面社会、直面未来有了信心。

从“平安延平”到“平安中国”,构建的或许就是整个社会、每个人心中和谐进取、共生共荣的梦想之桥。(李 晋)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福建开展“根在基层·中国梦”调研实践活动
·最高检机关青年"根在基层 走进一线"基层调研活动今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