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干警讲述

冯延宏:法官修养之我见

2013-05-27 16:15:1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法院网 

    法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其特殊之处就在于法官被誉为司法公正的守护神,是社会正义的化身。因为无论多么完善和公正的法律,最终要依赖法官这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来实现,诗句“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便是最恰当不过的诠释。

    一名优秀的法官不仅能够维护公平正义,而且能够拓展公平正义的疆域。而优秀的法官在具备广博的人文学识、敏锐的政治意识、高度的敬业精神、深厚的法律素养等个人素质的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个人修养。

    其一,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广胸怀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人要大气,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要因为芝麻大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大气”是一种高尚的人生追求和恬淡的人格境界,它代表着一个人的雅量和襟怀,其实这也是一种极好的心态,这种心态能使你处惊不变、淡定从容、能屈能伸、能进能退,正所谓“宠辱不惊,看窗外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如果一个人能有这样的开阔心胸,不要说做宰相,就是做平民,也一定会做得洒脱、滋润。

    在办理案件之中,由于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结果或诉求愿望的时候,满腹疑虑、柔肠百结的当事人难免会牢骚百出、怨气十足,随即表现出来的就是语中有意、话中带刺。此刻,假如法官没有足够的耐心、平和的心态以及博大的胸怀,一定会无法忍受这种“羞辱”,必然会不甘示弱,并随即还以颜色,甚至还要略胜一筹,其结果极有可能会抛法律尊严于脑后,陷于“口水战”之中。若是小肚鸡肠、心胸狭窄的法官,便会从中作梗,进行泄愤报复,在处理案子之中往往会一碗水端不平,一把尺子量不到底,公正司法为人民的崇高理念令人堪忧。

    将心比心,不妨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当事人,那么你当时的心情又是如何呢?又会做出何种举动呢?所以,当法官有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恢弘气度时,在出现这种情形时不但会一笑而过,反而在认真的答疑、耐心的解释、反复的甄别之后,寻找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充分体现他们为人的可贵之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即使再不明事理的当事人也终有头脑理智的时候,总能会领悟到法官的初衷,到那时,他们虽然谈不上心服口服,但也无言以对。所以,当法官拥有了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心和光明磊落的道德情操,才能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审理案件,以自己的良知来平衡天平的砝码。

    其二,要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职业操守

    北宋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传诵至今,堪称咏莲绝唱。荷花的出生地虽然肮脏,但却高雅素洁。因为它从不懂得争奇斗艳,只懂得把自己做得更好,更为重要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把美丽留给人间,把芳香留给大地,把自身献给人类净化环境,默默无闻的一生给人们留下了切实无私的奉献。

    为人之道就需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这犹如荷花的本质,注重精神追求和气节操守,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历代仁人志士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大千世界本是一个大染缸,如果一个人缺乏良好的修养,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不具有高尚的品格,不能洁身自好,迷恋权势必生野心,就可能走向极端,使人迷失做人的方向,也很容易被大染缸中的异色所污染。

    作为手中掌握着一定权力的人民法官,同样要学习借鉴莲花的这种品格。首先,法官审判案件要象莲花一样没有奢求和欲望,始终做到不要被金钱和美色所诱惑,才能做出公正合理的裁判。其次,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中要向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始终保持清廉的姿态和品质,才能正确使用好手中权力,达到公正的目的。所以,法官应该从维护党和国家的大局上去着想,学习“荷花”的高贵品质,端正思想、淡泊明志、克己奉公,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顶得住歪理、守得住防线,认真践行“宁作清水之沉泥,不为浊路之灰尘”的誓言,从切实为民掌好权、执好法上做起,以廉洁促公正,让人们真正从司法廉洁、公正中看到我们民族的希望,看到美好的未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审判日益走向独立、现代司法理念日渐深入的今天,人民法官只有不断加强品格修养,严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法院这一阵地上全面塑造、提升自我,充分展现出自己良好的品格和魅力,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起航“中国梦”的旅程。

    作者单位:陕西省洛川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