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湖北宜昌沃尔玛超市,正在运行的手扶梯突然断裂,一名女士坠亡;14日,陕西西安,一名女士因为乘电梯踏空而坠亡;15日,广东深圳,一名女护士被电梯夹头身亡;16日,云南玉溪中医院,两名乘客被电梯卡住,其中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刚刚过去的一周被称为电梯夺命周,3天4人丧生。(5月19日《央视网》)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土地资源日益稀缺,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已成为社会的必然景象。电梯已让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中国电梯协会的统计显示,我国电梯数量已经达到200万台,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然而,近年来频频上演的“电梯惊魂”悲剧,却让人们颇有谈“梯”色变的惊悸与焦虑。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一年,中国内地发生的电梯事故就多达36起,直接导致28人死亡。而刚刚过去的一周,更是因“3天夺4命”的事故连发,更凸显电梯安全问题。
“上上下下的享受”曾是某知名电梯企业的营销广告词,如何让人们在充分享受方便快捷的发展成果的同时,切实保障民众“上上下下的安全”,已成为事关国民生命健康的民生大事。而基于电梯事故的多重成因,遏制电梯夺命必须严把三道关口。
一是产品质量关。面对层出不穷的电梯悲剧,事故的调查结论往往将诱因归咎于监管环节,比如“超龄服役”“保养不善”“检修走过场”等等,很少有人对电梯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提出质疑,比如设计是否合理、制造有无缺陷、零部件是否合格等。以“5·15”事故为例,正在下行的电梯缘何在三楼与二楼之间突然打开,随即关门后又反过来上行,让人们不得不向“生产”环节追问:同为出行工具,汽车可以“召回”的质量缺陷会不会发生在电梯身上?毕竟产品质量是使用安全的基础与前提。
二是运行监督关。如果电梯出厂质量合格,电梯安装规范合理,那么事故的责任无疑就在于管理使用。电梯承载者人们的健康与生命,严格管理、定期保养、认真检修对于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电梯生产商提供优质诚信的售后服务,电梯使用方明确专人负责监管,完善并落实管理、保养、检修等制度,制定第一时间的事故应急反应机制,建立与职责挂钩的问责处罚机制。政府有关部门更要经常对电梯使用者的自律管护情况巡视督导,落实电梯检修与报废制度,力促把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
三是自我保护关。电梯毕竟也是运动式的承载工具,在尽可能减少机械故障的同时,乘坐者的个人保护意识不可或缺。爱护电梯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小心无大差”可以避免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政府要加强对公民进行爱护电梯和正确使用电梯的常识性教育,教给人们正确应对电梯故障的心理状态和技术方法;管理者要在醒目位置设置乘坐电梯须知的警示标志,帮助人们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消费者要自觉遵守规则,坚持文明规范出行,力避因自己的行为不当引发电梯故障和人身意外。(张玉胜)
·[组稿]安全"上上下下" 给电梯系上"安全带"
·四大原因导致电梯维保流于形式
·河北省启动公共场所电梯安全大检查
·三问“夺命电梯”
·遏制电梯夺命须把好三道关
·给电梯系上“安全带”
·给电梯系上“安全带”
·“大连电梯安全监督管理”今年将立法
·北京市下月启用 《电梯使用标志》
·新疆开展节前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索道和电梯是重点
·福建省7135台电梯将接受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