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辽源市公安消防支队的大门,绿树红花中的一块块廉政景观石和廉政文化橱窗立即映入眼帘,感应廉政语音提示器中清晰传来的警示语令人精神一振。近年来,辽源市公安消防支队党委始终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强基固本、铸造警魂的重要载体,坚持以廉政文化引领人、激励人、警示人、塑造人,培养和锻造了一支听党指挥、忠诚使命,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一流消防队伍,“清醒做人,清廉从警”的理念蔚然成风。2011年和2012年,吉林省公安厅和吉林省公安消防总队先后在辽源召开了现场会,在全省推广辽源支队的经验做法。
强化保障:夯实廉政文化建设基础
辽源市公安消防支队党委将廉政文化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党委书记亲自抓,党委成员各负其责分头抓,政治部门综合协调具体抓,定期例会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了责任落实机制,将每名党委成员的日常工作与基层联系点廉政文化建设直接挂钩,逐级签订责任书,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建立了投入保障机制。按照不低于年度业务经费5%的标准,将廉政建设经费列入预算,专款专用;仅2011年和2012年就投入160万元,建成了完备的廉政文化室、廉政文化长廊等基础设施,有力支撑了廉政文化建设开展。
锐意创新:持续深化廉政教育活动
辽源市公安消防支队党委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注重教育,增强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一是开设专题讲堂。定期邀请市纪委、市委党校、公检法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开展互动讲座,引导全体官兵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二是开展“家庭助廉”。每年向每名干部家庭邮寄一封“助廉信”,引导干部家属树立“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意识,自觉争做“廉内助”。三是注重警示教育。每年组织官兵到驻地监狱等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到法院旁听庭审,每季度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使广大官兵深受警醒和触动。四是防范廉政风险。2011年辽源市公安消防支队组织编写了《岗位风险评估手册》,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教育;2012年,吉林省公安消防总队对其进行补充完善,改编为《岗位风险防控》,列举了1006个风险点和468种防范措施,成为部队党风廉政教育的基础教材。五是活化教育载体。针对不同岗位分别制定系列教案110个,根据风险点编排情景剧16部,推演可能发生的违纪违法行为,实现了廉政教育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由条文式说教向案例式演示、由理论灌输向自我启发的 “三个转变”。
丰富载体:积极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辽源市公安消防支队注重将廉政文化与警营文化、地域文化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文化育警、文化育廉的新路子。一是“兵演兵、兵教兵”,启发自觉。几年来,支队官兵编排廉政艺术晚会,创作廉政歌曲、廉政小品和廉政相声,录制“清风印象”音像制品,创办了《清风报》,让参与者有亲身体验,让观赏者有切实感受。二是营造全方位廉政氛围,以环境感染人。设置廉政文化走廊和廉政文化长廊,建造廉政文化园林,设立“廉政消防”网页专栏,开通微博和QQ群,在LED屏滚动播出廉政提示语,在营房门前设立自主研发的“廉政语音提示器”,为官兵统一设置了电脑廉政屏保和廉政提示卡,利用手机短信平台每周编发“廉政温馨提示”,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三是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资源,陶冶情操。将东丰农民画、东辽剪纸等辽源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引入部队廉政文化建设,组织官兵成立了农民画、剪纸、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创作消防部队廉政题材美术作品百余份,发挥了潜移默化的警示教育作用。
拂面清风遍警营,清正廉洁铸警魂。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对于形成廉荣贪耻的良好风气,推动部队全面建设发挥了较好作用。在2010年和2011年的年度行风测评中,该支队群众满意度均达到98%以上。
·吉林首届“最喜爱人民警察”评选活动颁奖
·吉林通化开展警民恳谈警营开放日
·吉林长春警方严打公共场所涉赌行为
·吉林:法院反腐重在“减少空间有效阻隔”
·吉林长春公安户政支队下放12项户籍审批权限
·吉林社区党建服务民生综合平台正式启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