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学理论

从三个方面入手遏制网络谣言传播

2013-05-24 13:44:5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最近,多地出现网络谣言事件。

“北京京温商城女青年离奇死亡”、“6名罪犯越狱后在苏州杀害78名女性”、“某地出现H7N9禽流感病例”……这些谣言的传播或引起了社会恐慌,或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

“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网络迅猛发展为公众的表达带来便利,但也给谣言的泛滥提供了平台。特别是随着手机短信、即时通讯工具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崛起,网络谣言呈激增之势。对此,公安机关该如何应对?

网络谣言事件频发

近期,公安机关查处了几起谣言事件。

北京丰台警方5月21日发布信息称,利用互联网散布、传播京温商城安徽女青年“离奇”死亡谣言引发严重后果,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彭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经检察机关批准,被依法执行逮捕。

安徽砀山警方日前发布信息称,4月13日至16日,万某、陈某、邵某相继发微博称“砀山出现H7N9禽流感”。在确认砀山境内并没有出现禽流感疫情后,警方将3人抓获。被拘留后,万某后悔不已:“本想图得一时痛快,没想到因为散布谣言被治安处罚。”

近日,还有一条惊悚的虚假消息流传网络:“6名罪犯越狱后在江苏苏州一个月杀害78名女性,强奸16名女性,抢夺财物700多万元”。媒体发现此为谣言,而内蒙古乌海等地同期也出现类似谣言。

这些谣言造成了一定区域的社会恐慌,扰乱了当地的社会管理秩序。以“北京京温商城安徽女青年离奇死亡”谣言为例,该谣言一出,女青年的近百名同乡相互邀集,到京温商城门前,导致商城门口难以进出人员,秩序一度混乱。

网络谣言危害极大

“行为人散布、传播谣言目的是泄私愤、报复他人、获取私利、故意引起社会注意或恐慌,或者牟取经济利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当代犯罪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靳高风说。

清华大学教授余凌云指出,散布、传播“发现H7N9禽流感病例”等一类网络谣言,会对群众生活、社会秩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分析近期一些网络谣言事件,可以发现,网络谣言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小而言之,网络谣言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网络谣言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

“网络谣言大量存在,会降低政府执法部门公信力。例如,群众看到罪犯越狱杀人信息后,会产生恐慌心理,进而质疑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能力。”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网络犯罪侦查系主任秦玉海说。

坚持打击和教育相结合

面对肆虐的网络谣言,公安机关怎么应对?

秦玉海说:“谣言发生后是公安机关传递‘正能量’的机会。要及时抓获造谣者,让百姓看到公安机关的打击速度和力度,这能增强群众信任感。”

专家从三个方面就治理网络谣言问题提出了建议。

从法律角度来看,专家分析说,发布网络谣言,可依据谣言的危害,分别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方面追究责任。一是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是民事责任,即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二是行政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三是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从处理方法上看,北京市公安局应对“京温商城女青年离奇死亡”谣言的做法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赞赏。事件发生后,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曾在两天中,连续4次通报调查进展,及时消除了网友质疑。余凌云认为,现代社会网络发达,人人都是“记者”,一个消息发布出来全世界的人都能查看,这要求公安机关在积极应对、管控虚假言论的同时,进一步辟谣,将案件调查的过程、结果及时公布,消除公众质疑。

从社会管理上看,靳高风认为,公安机关要依法严肃整治和打击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行为,对编造、传播谣言的行为绝不姑息。同时,治理谣言传播,还需要广大网民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抵制谣言、积极举报谣言,共同营造“网络谣言、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

余凌云指出:“对散布网络谣言的,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理应依法处罚,同时,也需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特别是当前部分网上造谣者为未成年人,学校要加强教育,提高其法制意识,毕竟培养合格的公民首先是培养守法的公民。”

靳高风还建议,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谣言传播的监测,及时预判以发现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谣言,并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和预案。(记者 史谦)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北京警方:网络谣言案例频发 造谣可受刑事处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部署打击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转发责任”成追责盲区
·治理网络谣言,法律如何发力
·网络谣言泛滥 岂能袖手旁观
·以讹传讹危害大 网络谣言忌跟风

·以讹传讹危害大 网络谣言忌跟风
·《二○一二年网络谣言事件研究报告》发布
·现实渠道越畅,网络谣言越少
·治理网络谣言关键靠法治
·法学、社会学专家学者谈网络谣言的危害及其治理
·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法律专家谈整治网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