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交警部门正式开始对“中国式过马路”说“不”,其中,对不听劝阻、带头硬闯红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分别处以10元和20元的罚款。而此前,杭州、南京、上海等地也开始集中整治,向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说“不”。笔者认为,整治“中国式过马路”,必须做到常抓不懈。
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和通行秩序,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中国式过马路”等不文明、不安全、不守法的行为不是一天养成的,交通事故却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统计数据显示,在致人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近八成是因为行人或非机动车自身存在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事实证明,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整治的关键不在于处罚的强度,而在于执法的密度与持久度。目前,整治工作成效初显,相关部门一定要打破“一阵风”思维,以常抓不懈的恒心,真抓实干,打一场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持久战、攻坚战。(安徽省马鞍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尹贵龙)
·“中国式过马路”现状难以改变的反思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别让交警唱独角戏
·“中国式过马路”止步是对法规的敬畏
·哈尔滨集中整治“中国式过马路” 将持续到年底
·内蒙古包头:整治“中国式过马路”不靠罚款
·“中国式过马路” 首日记者体验
·“中国式过马路” 首日记者体验
·山东:交警眼中的“中国式过马路”
·重庆何时向“中国式过马路”亮“红牌”
·纠正“中国式过马路”要管人也要治路
·“中国式过马路”的经济学观察
·交管部门:整治“中国式过马路”贯穿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