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河南开封:芦苇越界引纠纷 五年矛盾一朝解

2013-05-23 14:11:2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长安网 

    “嫂子,兄弟以前做错了事儿,您就多原谅、多担待着点儿。今天既然达成了协议,俺保证好好履行。”调解结束后,芦苇地的主人艾先生手拿调解协议,真诚地向石女士鞠躬道歉。而这一句简单的道歉,让石女士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5月17日下午5点40分,开封市司法局《宋都调解》现场,在宋都人民调解委员会两位人民调解员王建、马留柱近3个小时的真情调解下,这起纠结了3年之久的因芦苇越界生长引发的矛盾纠纷,最终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看到此处,大家一定心生疑问:芦苇是引发这起纠纷的“罪魁祸首”?芦苇是怎么越界生长的?又怎么会引发两家的矛盾纠纷呢?事情还要从5年前说起。

    这起矛盾纠纷的当事人石女士、艾先生均是尉氏县小陈乡人,虽不同村,但两家的耕地相连,均呈南北走向,其中,艾先生的耕地在石女士的西边。5年前,艾先生开始经营一家花圈店,承接扎纸活(扎纸人、纸马等)生意,需要用芦苇做骨架。由于芦苇难以购买,于是乎,艾先生就在自己的耕地上种植了旱地芦苇。由于两家耕地紧邻,芦苇根系不断蔓延到石女士的耕地里,到了夏秋季节,芦苇有时会倒伏向石女士家的耕地,对石女士庄稼的生长和耕作造成了减产等不良影响。

    2011年,尉氏县司法局小陈司法所曾对此事进行过调解,对双方有争议的边界进行了确定,并让艾先生在两家地边上挖了隔离沟。此事暂时得到了平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间到了今年的5月份,事情又掀起了波澜。

    原来经过近三年的风吹雨淋,艾先生在2011年挖的隔离沟已经坍塌,失去了隔离作用。而芦苇的长势良好,部分根系已经蔓延到了石女士的小麦地里。虽然在发现这一情况后,艾先生也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把部分蔓延到石女士小麦地里的芦苇根系进行了剔除,但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看着自家的小麦地里钻出的芦苇根,石女士便找艾先生协商,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是要求艾先生深挖隔离沟,阻断芦苇蔓延;第二个就是赔偿这几年来庄稼减产的损失。可艾先生却认为,石女士所说的小麦减产与芦苇根蔓延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对石女士的要求是置之不理。两家人是见面就吵,开口就骂,尉氏县司法局小陈司法所和两个村的村委会,没少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也提出了解决方案,但双方的态度是水火不相容,都拒绝坐下来一起协商解决。调解陷入了僵局。

    见此情形,尉氏县司法局小陈司法所所长付卫军立即上报开封市司法局,请求宋都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专家调解员来调解这起纠纷。

    5月17日上午8点,宋都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王建、马留柱,便乘车前往尉氏县小陈乡,实地调查了解这起纠纷的具体情况。

    两位调解员在现场看到,艾先生种的近三亩芦苇已长得有三米多高了,2011年挖的隔离沟经过雨水的冲刷,基本已经平了,而地边上的芦苇根系已蔓延到了石女士的小麦地里。

    对于引发这起纠纷的“罪魁祸首”——芦苇,到底对小麦的生长是否有影响?农技师应当最有发言权。

    调解员特地请来了尉氏县小陈乡农业服务中心的农技师宋铁桩。从事农业工作已经37个年头的宋铁桩,在查看过芦苇生长情况和麦地的现状后,介绍说:芦苇一般会长到3米到6米高,遮荫比较严重,若倾倒蔓延到小麦地,会影响光合作用,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它根系发达,扎到小麦地里,会吸收水份,会与小麦争水份、争养份。所以,这两方面都会影响小麦的产量。

    宋铁桩同时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个是设置隔离带,宽度最少要一米以上;再一个是挖沟,不让芦苇根系往外扎、往外蔓延,沟深至少要一米左右。

    “这次调解,俺有两个要求,一个是要求他把中间的隔离沟再挖深点儿,不能让芦苇根长到俺的小麦地里;另外一个要求就是,他要赔俺这几年庄稼减产的损失。”

    5月17日下午3点半,正式调解开始。在开封市宋都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的调解现场,人民调解员王建和马留柱主持调解这起纠纷。同时,还特别邀请了3位开封市人民调解监督指导员耿远鹏、郭书文和李玉坤,共同参与调解。

    在石女士提出了自己的两个调解请求后,艾先生却声称芦苇不会影响小麦的生长。

    面对艾先生的这种态度,调解员王建老师向他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芦苇地是石女士种的,庄稼地是你的,你该怎么解决现在的情况?”

    而这个问题让艾先生一时无语。王建告诉他,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舍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所 做的事情一定要利己、利他、利大家。

    开封市人民调解监督指导员、开封市公路局原党委书记耿远鹏表示:现在的重点是根治芦苇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问题。他进一步说,石女士维护自己的权益,所提的要求并不高;而艾先生一定要拿出诚恳的态度,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开封市人民调解监督指导员、开封市农工委副主委、市光明医院院长郭书文提出自己的建议:石女士退一步,艾先生让一步,互相理解,商量一下这沟该挖多深、挖多宽,解决好粮食减产的问题。

    开封市人民调解监督指导员、开封祁湾建筑公司董事长李玉坤希望双方多想对方的好处和难处,平心静气地沟通交流,互相体谅包容,同时也希望接下来好好地商量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案。

    李玉坤还提出了一个根治芦苇根系蔓延地长的建议,就是采取“砖治”的方案。在农村长大的他说,如果是沙地或是雨地的话,挖隔离带,不如用砖在地里砌一道隔离墙,这样既解决了根本问题,同时也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李玉坤表态,只要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他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可以无偿提供给艾先生用于建隔离带所需的砖,用多少块砖,就送过去多少。

    李玉坤的一席话,博得了在场群众的一阵阵热烈掌声。

    经过两位人民调解员和三位人民调解监督指导员真情的调解,最终双方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约定:一是艾先生在5月底之前将现有沟深挖,清理苇根,洒除草剂;待本季收成后,艾先生在与石女士相邻的地边空出1.5米不种芦苇,然后在靠近自己的芦苇地挖1米的深沟,洒除草剂,阻断苇根蔓延,由尉氏县司法局小陈司法所监督执行;二是双方不在相邻的地边种树,今后和睦相处。

    看到在场的调解员和人民调解监督指导员为他们两家的矛盾纠纷的真情付出和无私调解,艾先生手拿协议,面对石女士,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而石女士也欣然接受。

    5月22日,开封市尉氏县司法局小陈司法所所长付卫军打来电话,说调解后的第二天,艾先生就开始挖深隔离沟,目前已经挖了近30公分深,过两天还要用铁丝把长得较高的芦苇拦住、固定,不让芦苇越界影响石女士的小麦生长。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河南:大墙内唱响“狱苑歌曲”
·河南公安机关12个省辖市现行命案全破
·河南高院试行律师评价法官制
·河南高院邀请律师代表进行座谈交流
·河南正阳:集中开展“三夏”大走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