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福建

福建岱仔边防:电子政务地图助力平安建设

2013-05-23 08:30:2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5月17日,《法制日报》记者乘坐汽车离开福建省漳州市区,行驶在漳州境内的沈海高速公路上约一个小时后,离开高速公路进入古雷半岛。驻守当地的岱仔边防所所长戴清奇在高速路出口接到记者。

    又在普通县乡公路上走了大约10分钟,车窗外映入眼帘的净是铲车、挖掘机、裸露的土堆、大坑,还有一栋连着一栋的简易工棚。主路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土路,如果没有戴清奇带路,记者根本不知道往何处走。

    来到岱仔边防派出所,正好碰到工友许文友来所里表示感谢。

    对记者提起那次求医经历,许文友至今仍心有余悸。

    许文友是漳州市漳浦县古雷镇中石化四公司腾龙项目部的一名工人,其居住地是岱仔村一处由活动板房搭建的临时工棚。

    “那天是4月10日凌晨5点左右,我突然犯了急性阑尾炎,工友们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但急救车赶到岱仔村路口时,怎么也找不到我所住工棚的准确地址,只好干着急瞎转。没办法我忍住巨痛拨打岱仔边防派出所报警电话求助。”许文友说。

    戴清奇告诉记者,值班民警将报警电话号码输入“非标建筑”电子警务地图系统后,迅速定位,不到10分钟便引导急救车接上了许文友。

    “如果没有派出所的‘非标建筑’电子地图,后果不堪设想。”许文友告诉记者,是岱仔边防所的“非标建筑”电子地图救了他一命,他很感恩。

    “什么是‘非标建筑’?”就在记者感到疑惑时,戴清奇接过了话茬:“非标建筑”是所里对没有门牌号、无明显标志的临时建筑的统称。

    戴清奇介绍说,随着几项特大型石化项目落地后,古雷半岛处处是工地,一派繁忙景象。

    随之而来的是2000多间没有门牌号的工棚、出租房、渔排,加上一批临时搭建的无明显标志建筑,给治安管控和服务工作带来诸多难题。岱仔边防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研发出“非标建筑”电子警务地图系统软件,将2万多名常住人口和1万余名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的无标志建筑囊括在一张电子地图中,以不同颜色分类标记,大大提高了治安管控效能。

    在岱仔边防派出所,一位民警在电脑上向记者演示了“非标建筑”电子警务地图系统的应用。记者看到,该系统以辖区公安内网的航拍图为底图,分别录入工棚、简易板房、仓库、地下室等“非标建筑”的地理分布、外观实景、人员信息、照片等内容,将辖区内人员、房屋和处所按照14类28项进行归类管理,实现了对人员、建筑物以及接处警信息的一键式查询。民警通过快速浏览即可掌握管理动态,迅速找出辖区内任何一个指定位置和人员。

    记者让民警在图上点出许文友所住的工棚,然后坐车前往。工地道路果真如迷宫,如果没人引导肯定迷路。

    到了许文友工棚所在地才发现,他们公司的工棚大部分已经拆除,大部分人员将调往其他地方,只留下两栋给留守人员。岱仔边防派出所教导员武晓波告诉记者,建设工地上工棚有拆有建,这就要求片区民警勤下管区,掌握情况,及时改变地图上的标注。

    据值班民警赖泽龙介绍,“非标建筑”电子警务地图还具备手机定位功能,登记在册的人员用手机报警或求助,系统就会显示报警人所在位置,便于及时出警处置。3月29日凌晨,岱仔边防所值班民警接到一名外来务工人员报警,称坡内村有人打架,但还未讲清地点就挂断了电话。值班民警通过电子警务地图的手机定位功能确定了报警人所处位置,迅速出警处置,及时制止了一起打架案件。

    今年3月,古雷镇腾龙芳烃重大石化项目工地连续发生两起建材被盗案件。赖泽龙通过厂区门口的监控录像捕捉到一名嫌疑人员,感觉有点眼熟,觉得自己在录入“非标建筑”电子警务地图系统信息时曾经“见”过这个人,于是打开系统仔细搜索,很快在辖区油沃村的一户简易板房内找到了这名犯罪嫌疑人张某,并通过系统准确定位,将其一举抓获。

    “过去,由于责任区民警调动,他们的走访记录会随人而去,无法持续发挥作用。但‘非标建筑’电子警务地图系统可以将所有信息完整保留下来,便于新调入民警查阅使用,确保了工作的延续性,同时我们这套系统也为当地综治办提供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武晓波说,“非标建筑”电子警务地图系统自去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已帮助民警破获各类案件16起、救助遇险群众7名。

    随之而来的是2000多间没有门牌号的工棚、出租房、渔排,加上一批临时搭建的无明显标志建筑,给治安管控和服务工作带来诸多难题。岱仔边防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研发出“非标建筑”电子警务地图系统软件,将两万多名常住人口和1万余名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的无标志建筑囊括在一张电子地图中,以不同颜色分类标记,大大提高了治安管控效能。

    在岱仔边防派出所,一位民警在电脑上向记者演示了“非标建筑”电子警务地图系统的应用。记者看到,该系统以辖区公安内网的航拍图为底图,分别录入工棚、简易板房、仓库、地下室等“非标建筑”的地理分布、外观实景、人员信息、照片等内容,将辖区内人员、房屋和处所按照14类28项进行归类管理,实现了对人员、建筑物以及接处警信息的一键式查询。民警通过快速浏览即可掌握管理动态,迅速找出辖区内任何一个指定位置和人员。

    记者让民警在图上点出许文友所住的工棚,然后坐车前往。工地道路果真如迷宫,如果没人引导肯定迷路。

    到了许文友工棚所在地才发现,他们公司的工棚大部分已经拆除,大部分人员将调往其他地方,只留下两栋给留守人员。岱仔边防派出所教导员武晓波告诉记者,建设工地上工棚有拆有建,这就要求片区民警勤下管区,掌握情况,及时改变地图上的标注。

    据值班民警赖泽龙介绍,“非标建筑”电子警务地图还具备手机定位功能,登记在册的人员用手机报警或求助,系统就会显示报警人所在位置,便于及时出警处置。3月29日凌晨,岱仔边防所值班民警接到一名外来务工人员报警,称坡内村有人打架,但还未讲清地点就挂断了电话。值班民警通过电子警务地图的手机定位功能确定了报警人所处位置,迅速出警处置,及时制止了一起打架案件。

    今年3月,古雷镇腾龙芳烃重大石化项目工地连续发生两起建材被盗案件。赖泽龙通过厂区门口的监控录像捕捉到一名嫌疑人员,感觉有点眼熟,觉得自己在录入“非标建筑”电子警务地图系统信息时曾经“见”过这个人,于是打开系统仔细搜索,很快在辖区油沃村的一户简易板房内找到了这名犯罪嫌疑人张某,并通过系统准确定位,将其一举抓获。

    “过去,由于责任区民警调动,他们的走访记录会随人而去,无法持续发挥作用。但‘非标建筑’电子警务地图系统可以将所有信息完整保留下来,便于新调入民警查阅使用,确保了工作的延续性,同时我们这套系统也为当地综治办提供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武晓波说,“非标建筑”电子警务地图系统自去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已帮助民警破获各类案件16起、救助遇险群众7名。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广东汕尾暴雨成灾 边防、公安、消防等部门组织力量抗洪抢险
·公安边防部队总结探讨边检工作长效机制建设
·吉林珲春边防民警进村入屯 应对东北虎频繁出没
·山东公安边防开展爱心义诊为残疾人免费体检
·新疆博州边防组成87支“助农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