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心灵驿站

对破解民警健康问题的思考

2013-05-22 15:44:3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在基层交警队,每一位民警都是工作的支点。如果基层民警的身心得不到休整,健康得不到保证,基层基础建设将无从谈起。提升基层交警队伍的战斗力、尽快解决基层民警的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思考之一:把岗位练兵、强身健体放在各项工作之首

基层大中队要大力强化体能训练,增强民警的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要确保年度集中训练时间、内容、地点和人员的“四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取得成绩。在组织民警进行法律、法规和其他业务知识培训的同时,还要安排组织一些有益身心的文娱体育活动,缓解工作压力,放松心情,调整心态。

思考之二:保障、提高基层民警的福利待遇

一是落实基层民警的休假制度,适当减负,合理安排基层民警的休息,保障他们的休假权利,尽量不挤占他们的休息时间;

二是坚持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用,钱往基层花的原则,切实保障和提高基层民警的福利待遇,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解决每一位民警的后顾之忧;

三是每年要定期对基层民警进行身体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民警的健康问题,使每位民警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去。

思考之三:加大科技投入,向科技要战斗力

传统的“人海战术”只能浪费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且事倍功半,给有限的警力加大了负荷,这种传统观念已不适应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对此,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通过发挥科技装备的功能作用,提高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水平,把民警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思考之四:加大道路交通社会化管理力度

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共同加速推进道路交通社会化管理,搞好交通社会化管理示范乡(镇)、交通社会化管理文明村(镇)、交通社会化管理文明学校,建立健全安全包保责任制度,违法行为奖励举报制度,突发交通事故应急处置制度,特别防护期重点路段定点和巡逻执勤制度、安全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和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各种相关台账,形成道路交通社会化管理的新局面,解决长期以来交警孤军奋战的管理模式,从而减轻当前警力不足的压力。

思考之五:从优待警,建立科学的用警机制从优待警是个系统工程,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精神和物质上关心、爱护每一位民警。

同时,要建立科学的用警机制,慎用、善用、惜用警力,把有限的警力资源用在“刀刃”上。(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影响交警健康的主要原因
·安徽淮南:对民警健康实行分类干预
·新疆伊宁公安局为基层民警送心理健康服务
·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启用
·[组稿]如何在警队中树立“健康工作”理念
·立法落实健康管理制度推进警察安全文化建设

·立法落实健康管理制度推进警察安全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