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市民做了一堂保健品知识的讲座。不少爹爹婆婆要求检测的“特效药”,最后都被证实是“山寨药”,甚至只是食品。
在现场,工作人员对一种减肥胶囊做了检测,证实该胶囊粉末中含有酚酞。食化所监督员冯良说,这是非法添加的成分。服用后会产生头晕、腹泻、嗜睡、夜尿增多、心慌等副作用,对心血管伤害大。
执法人员介绍,在查获的保健品中,有的是“鸳鸯保健食品”,两种产品外观包装看上去十分相似,但其实一种是保健食品,另一种则是普通食品,商家“捆绑”销售赚取利润。有的直接“盗用”正规批文,如仿照香港某药厂的“周公汤”,宣传调节免疫力,检测实际为纯葡萄糖粉。
药监局专家提醒,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也不能代替食物。如果怀疑购买到假冒保健食品,可拨打96578进行咨询投诉。
(记者高琛琛 通讯员潘露、江菊红、陈继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