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学理论

涉农职务犯罪需严防

2013-05-22 13:05:3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北法制网 

同一般的经济犯罪相比,涉农职务犯罪直接侵害农民利益,严重影响国家“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阻碍农村改革发展,因而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加强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谈几点看法。

建立健全农村预防体系。要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延伸至乡(镇)村,以乡镇为中心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网络体系,做到乡(镇)村联动、齐抓共管,增强预防工作合力。选择政治思想觉悟高、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村民代表为村务监督员,及时发现基层问题的苗头,消除隐患。充分发挥乡纪检部门、政法机构及村民代表的监督作用。

加强对乡(镇)、村干部的法制教育。督促乡镇和村两级组织要加强思想建设、纪律作风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提倡艰苦奋斗精神,与农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服务,坚决杜绝“吃农坑农”现象的发生。通过培训,使乡镇和村干部清楚职务犯罪的特点、危害、产生的原因以及防范职务犯罪的意义。切实抓好对乡镇和村干部的法律宣传工作,深入开展送法进乡镇和农村活动,提高基层乡镇和村干部法制观念。帮助发案单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功用,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并且还要将“送法下乡”等各种法制教育等活动常态化。

强化有效监督机制,构筑管理制度防线。一是要完善管理体系,促使目前乡镇和村双重管理模式向一元化管理模式转变,强化上级监督管理。二是要加强基层组织的财务管理。对财务管理人员实行考察、考核、考试和持证上岗制度;深化村务公开,加大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努力完善村账监管,把好开支关,并实行定期公布,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质询和监督。三是要建设“阳光工程”,进一步深化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所务公开,探索建立群众评议制度,定期组织群众对乡村干部进行民主测评,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加大对涉农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最大程度地震慑犯罪。要广泛宣传发动,调动广大基层群众举报农村干部违法犯罪的积极性,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要一查到底,决不心慈手软、姑息迁就。只有严格执法,才能震慑犯罪,使之不敢轻易伸手捞取不义之财,从而有效防止和挽回犯罪给社会造成的损失,维护农民利益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

加强与各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检察机关应加强与党委的汇报联系,积极争取党委的领导和支持,在党委领导下密切与纪检监察、公安、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和农业、林业、水利、民政、扶贫等涉农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形成合力,构建预防涉农职务犯罪工作机制。

高晶波 (作者系内丘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