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PX项目的博弈问题开始凸现。不管是懂化学的还是不懂化学的人群,不管是有关的还是无关的人群,都时常聚焦在一个非常专业的词汇上——PX项目。
在专业问题上,关注和博弈这个项目的人群,其实大多不会真正了解多少PX。老百姓不太懂,决策的有关部门其实也未必就都懂。但这丝毫不妨碍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激烈博弈。反对者把它妖魔化,认为它会严重污染环境,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俨然像个魔鬼。既然是魔鬼,当然就要反对了。相反,支持者则把它轻描淡写,认为它根本就不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污染,认为反对建设PX项目是不科学的,反对的方式是不理智的,等等。双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要不要建PX项目,究竟是科学问题还是民主法治问题?值得深思。我认为,这既是科学问题,更是民主法治问题。首先,它是科学问题。也就是要在科学上证明PX项目究竟是否有环境污染,究竟有多大的环境污染,我们目前对其污染是否能够做到科学可控。这些问题,必须先解决。是在论证之前、决策之前就必须充分证明的问题,而不是等到老百姓反对了再来说明。否则,就是对人民生命健康的不负责。
但是,目前的PX项目问题,已经不尽是科学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了。环顾几起PX项目的博弈过程和结果,我们发现行政决策本身出了问题。首先是决策上马这个项目原来压根儿就没有群众说话的“份儿”,闭门决策,单独行动。其次是决策遭到反对时不去做和不会做群众工作,常用简单甚至是粗暴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后是“闯关”不成,干脆作罢。
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群众路线,包含有四点基本内容:一是为人民服务,二是代表人民利益,三是依靠人民群众,四是群众工作作风。这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得到全国人民支持和信赖的根据,也是取得战争胜利和夺取全国胜利的法宝。在治国理政的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和实质仍然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群众路线是解决新形势下各种矛盾纠纷和博弈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所以,在PX项目博弈问题上,我们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不能搞“瞒天过海”,而应当面对群众,公之于众,让广大群众参与这个项目的决策论证。这个过程,不仅是决策的过程,也是依靠群众信赖群众、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只有群众真正认识到这个项目的好处、风险以及对风险的可控等,只有群众对党政部门及其决策具有了高度的信赖,群众才会信服,才会支持。那种害怕群众,脱离群众,不相信群众甚至是欺骗群众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背党的群众路线的。所以,在类似于PX项目这样的决策问题上,建立和健全公众参与的决策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监督纠错机制等,应成为各级党政部门基础性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用民主与法治的方法,解决问题,平衡利益,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
杨小军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