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与淮河路路口,红灯亮起时,不少市民穿行马路。近期,行人随意穿行马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城市的各个路口,仍然可见我行我素、随意穿行的现象。(新华每日电讯 5月21日)
“中国式过马路”,难以割除的陋习,不管社会怎样呼吁,或是采用罚款等惩治手段,似乎都难改变行人闯红灯的现象。前段时间,网上流行一个“中国式过马路”的段子,“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这是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调侃,然而,调侃背后,又该是什么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不仅仅是个别现象,是整个交通现状,它折射出国人的素质、交通、安全意识等诸多问题。
在笔者所在城市,行人闯红灯、车辆闯绿灯现象时有发生。据笔者观察,车辆过马路是一分钟,行人过马路是半分钟,在这不断重复交替的一分半钟的时间里,如果不对红绿灯“目不转睛”,我们是很难辨别到底是行人走、还是车辆过。尤其在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行人要过马路,就得靠敏锐力,偶尔还得靠“横冲直撞”,短短的半分钟,很难让我们踏出一条“平坦”的路。遵守交通秩序,是我们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我们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乱闯红灯是不文明行为,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此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过去也行,不过去也行,不能坚守交通规则。这其中,也不乏存在交通规则的“盲人”。“中国式过马路”,这是对国人的一种轻蔑, 曾几何时,这样“别致的称谓”不仅没有起到积极作用,相反,倒成了一种笑料,一笑之后,大家依然是我行我素,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不要忘了,我们都是中国人,任何时候,都要从解决本质出发,不能只图开“玩笑”,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民族,不应该拿民族的尊严来进行“炒作”。
“中国式过马路”早已在风口浪尖,这也说明,国人的意识都在增强,要完全割除“中国式马路”陋习,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大事。笔者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联合起来,扼杀交通不良之风。一要普及交通知识。让交通知识、规则走进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走进社会每一个角落,营造遵守交通规则良好氛围。二要严惩不贷。针对国人心理特点,加大惩罚力度,必要时发挥法律的威力,方能引起重视。三要提升国人素质。行动决定于人的素质,全国上下,都应该强化品德修养,强化责任心,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
“中国式过马路”现状的改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每一种习惯的改变都需要时间、需要坚持。让我们一起努力,在每一个十字路口,在前进的每一步路上,都奉上我们的责任心,做一个有素质有尊严的中国人!(何飞雪)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别让交警唱独角戏
·“中国式过马路”止步是对法规的敬畏
·[视频]沈阳今起对“中国式过马路”开罚单:电动车违法花样多 面对处罚反应不同
·哈尔滨集中整治“中国式过马路” 将持续到年底
·内蒙古包头:整治“中国式过马路”不靠罚款
·“中国式过马路” 首日记者体验
·“中国式过马路” 首日记者体验
·山东:交警眼中的“中国式过马路”
·重庆何时向“中国式过马路”亮“红牌”
·纠正“中国式过马路”要管人也要治路
·“中国式过马路”的经济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