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贵州

贵阳打造2768个“平安网格”

2013-05-22 08:29:1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广集民意、几易其稿,备受关注的《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近日正式面向社会公布,首次明确了建设生态观念浓厚、绿色经济崛起、城乡环境宜人、生态文化普及、生态制度完善、市民和谐幸福、政府清廉高效的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目标。由此也标志着,贵州省贵阳市是全国第一个通过地方立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

    与此同时,贵阳市还用三年时间完成了撤街道建新型社区的层级精简,将全市划分为2768个“平安网格”统一服务管理。此举在全国范围内亦属首次。

    群众安全感提升17.68个百分点,综合排位全省88个县区前移62位,贵阳下辖的清镇市攻坚“翻身仗”仅用一年时间。对此跃变,当地政府群众将其归功于“网格化”管理模式。

    据悉,自2011年以来,贵阳市全面推行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市所有区(市、县)撤销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成立社区党委和社区服务中心,变“市-区-街道-社区居委会”四级管理为“市-区-社区”三级管理。同时,构建新型治理模式,推行“一委一会一中心”治理模式,新社区按200户至400户划分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至2名网格社工为“格长”。清镇市便是首批网格试点之一。

    现如今,清镇市新岭社区主街一排崭新的路灯彻夜通明,夜班女工回家再不必提心吊胆,而促成新路灯修建的人正是社区“格长”肖隆慧。

    肖隆慧原在街道办事处工作,机构撤销后担任新岭社区麒龙花园“网格”格长。“过去,街道办事处辖区有5000多人,每天单是开具各类证明文件就占用大量时间精力,而且街道还承担着招商项目,说是身在基层却与基层群众接触很少。”肖隆慧告诉记者,“现在担任‘格长’一职,可以完全从纷繁业务中解脱,逐门逐户进行走访,了解群众诉求,并及时上报社区统一解决。”

    据规定,“格长”实行一岗多责制,在做好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居民群众的同时,还需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网格内社会治安、公共卫生、城市管理,指导和监督网格内的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工作。同时,由新型社区统一承担原街道职能,办理辖区居民户籍证明、计生管理等,为百姓提供“一站式”服务。

    刘强上班途中接到一通电话,赶到家时恰与“格警”、社区居民联手将窃贼逮个正着。这是不久前,发生在清镇市红新社区红旗巷“网格”的一幕。原来,就在窃贼撬锁入户的瞬间,“平安e家”报警电话便自动拨通了住户、社区服务中心和“格警”的电话。

    据统计,2012年以来,贵阳市借助“网格”载体,为群众办理实事共4.7万余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3万余件,同时该市刑事立案同比下降2.06%,破案数同比上升9.13%,群众幸福指数从2010年的87.38%提高到2012年的90.86%。记者阎志江王家梁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并不简单是社会治安状况的反映,一定程度上也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的综合体现。”贵阳市综治办主任田胜松说,“平安网格”队伍的组建,一改社区民警“单兵作战”,为各部门联动服务引导群防群治,确保“定格、定人、定责”,“人往网格走,物往网格用,钱往网格花,劲往网格使”,由此也为“平安贵阳”建设搭建了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

    前不久《法制日报》记者来到贵阳市南明区后坝社区采访,见到陌生脸孔,即刻便有4名佩戴“网格巡逻”袖标的老大娘上前询问。

    4名老大娘是后坝社区居民,退休多年。2010年贵阳市“三创一办”文明城市期间,她们作为志愿者报名参加,去年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施行后,她们四人又报名组成“平安网格”守护队。“我们平时在社区散步,遇到乱扔垃圾破坏卫生的行为就上前制止,遇到陌生人就主动上前询问。”

    其实,后坝社区居民自发维守“网格”平安的行动,仅是贵阳市民近年来争创生态文明城市的一个剪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全面打造“平安网格”过程中,该市还要求网格工作人员在做好巡逻防范的同时,切实为民办好事解难事,大到为群众修桥修路、安装路灯,小到理发、办身份证、上户口、打扫卫生等。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建设“平安贵州、平安贵阳” 掀起宣传热潮
·贵阳:力保今年内各基层大中队100%达标
·贵阳警方破获一起特大传销案
·贵阳学院成立法律援助中心 学生律师提前上岗
·贵阳环保法庭频频“亮剑”
·贵阳重奖31名见义勇为群众

·贵阳重奖31名见义勇为群众
·贵阳白云公安连破3起系列团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