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宁波:多维历练促青年法官快速成长

2013-05-21 11:10:5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下基层“接地气”

    两年前,谢颖被选派到北仑区小港街道挂职锻炼,担任街道主任助理,现在已经是宁波中院司法鉴定处副处长的她,回忆起那段挂职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刚到街道挂职不久,谢颖就接到了一起拆迁中的老信访案件,“街道负责人希望我能从法律角度对该案几个信访人的诉求进行梳理。”谢颖回忆说,“我所接到的案件材料就是一堆信访信函和几份谈话笔录,并无案情介绍、会议纪要等书面材料。”为此,谢颖逐份查阅信访信函,归纳各名信访人的诉求,并对各名信访人的诉求从法律层面做了逐一分析和梳理,最终形成包括案情介绍、主要争议、争议分析、处理意见等内容,较为系统、完整的法律意见书,供街道领导在决策时参考。

    “记得街道刘书记拿到法律意见书后高兴地说,‘下次接待信访时底气更足了’。”谢颖说。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司法审判更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李章军指出,“而青年法官最为缺乏的,正是经验。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司法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为了使青年法官尽早“接地气”,加速他们的成长,宁波中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选派青年法官到基层挂职锻炼就是其中的一项。

    “我们积极探索在相关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创办青年法官社会实践基地,使青年法官能够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宣传法律、参与人民调解、帮助解决纠纷。”李章军说。2003年以来,该院坚持每年选派优秀年轻法官到重点工程、信访部门及乡镇、街道挂职锻炼,共有47名青年法官被选派到一线岗位挂职锻炼。

    最近,宁波中院民四庭的法官小吴来到该院下辖的象山县人民法院报到,正式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作为一名青年法官,我们最缺乏的就是实践经验,这次来基层法院锻炼的机会很难得。”小吴表示。

    基层法院承担着大量一审的任务,可以说是司法审判的最前线,宁波中院已连续9年选派青年法官到基层法院挂职锻炼,已有17名青年法官先后被选派到基层法院挂职锻炼,有效提高了青年法官做群众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好地促进了年轻干部整体素质的提升。他们之中,有的人已经是部门负责人,有的人已成长为本部门的业务骨干。

    为了进一步深化这一机制,为全市法院干部创造学习交流的平台,今年,宁波中院研究出台了《全市两级法院青年干部上下交流挂职锻炼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中院与基层法院每年派遣相同数量具有审判职务或具备任命法官资格条件的青年干部进行对向交流挂职,时间为一年。

    “我们特别强调要从审判工作实际出发,切实针对审判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和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交流挂职锻炼,提高挂职锻炼的实效性。”李章军说。因此,《办法》规定,中院挂职锻炼干部原则上在基层人民法庭和基层法院机关各挂职半年。此外,该院还安排青年法官志愿者到立案大厅开展导诉服务,为前来法院办事的群众提供信息查询、法律咨询、联络协调等服务。“这么安排,能够使青年法官尽快熟悉基层风土人情、主动融入当地文化,学习当地群众语言及了解群众司法需求,更有利于他们的全面成长。”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