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公安机关科技砺剑 提能增效铸辉煌

2013-05-21 10:56: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科技创新是公安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力。山东公安机关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实战需求为导向,引领警务创新发展,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和警务现代化水平,使科技创新成为破解公安工作难题的“杀手锏”。

科技创新架起警务工作新支点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怀着这样的胆识与魄力,山东公安机关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警之路。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是提高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的所在,山东公安机关围绕科技管理创新发展,使工作理念实现新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安全管理取得新突破,工作效能取得新进展,推进公安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

以创新促发展。2012年,山东公安机关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实战需求为导向,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科技标准化和质量监督工作,推进科技管理基础工作,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和跨领域、跨学科的技术集成,使科技强警的综合效益和规模效益实现新提升。同时,他们大力鼓励、扶持公安科技的原始性创新,推进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熟技术的应用创新,积极培育、大力扶持广大民警开展科技研发,一大批贴近实战的优秀科研成果脱颖而出,2012年全年共组织科技成果鉴定41项。在2012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中,山东公安机关有2项成果被评为一等奖、3项成果分别被评为二、三等奖,这是山东公安科技成果连续9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公安机关在第三届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评审中有9项成果入选获奖项目,获奖数量和等级均居全国前列,实现了新突破。山东公安机关组织的2012年度山东公安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中,共评出一等奖11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23项。

4月12日,山东省公安厅印发《山东省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 (2013-2015)》和 《山东省公安机关2013年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公安机关牢固树立“科技是剑”理念,按照“主动防控、精确打击、辅助决策、引领实战”要求,以打造“智慧警务”为目标,以“警务云”计算建设为重点,实施“集成、创新、落地、协同、固本”的建设策略,着力提升基层基础支撑力、社会管理推动力、服务民生保障力、警务机制创新力、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不断增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

《山东省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持续推进建设和应用,实现建成警务云计算基本体系,完善信息主导警务机制,严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网上执法办案、执法监督、有责信访、培训考核,增强重大安保、应急处突保障能力,完善信息中心和各类基础设施等六大总体目标和云计算、侦查打击、治安防控、服务管理、应急保障、基层基础6大类23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全省公安信息化建设步伐。

为强化科技人才储备,山东公安机关大力推动“123齐鲁公安人才战略”,计划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从基层一线挖掘1000名精通警种业务的标兵型人才,从社会部门吸引200名技术熟练的骨干型人才,从科研院所聘请30名国内行业领先的专家型人才,为公安事业永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警务云”开启公安信息化应用新篇章

2012年11月21日,山东警务云计算中心揭牌成立。11月25日,山东省公安厅与浪潮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山东省级“警务云”建设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首个启动建设的省级“警务云”,开启了山东公安信息化向广度、深度、实时和高端应用发展的新征程。

云计算技术作为第4次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将为公安信息化带来创新式的突破。山东“警务云”遵循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建设原则,将全省17个地市的上千个警务应用系统统一纳入山东警务云计算平台。建成后的山东“警务云”利用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资源虚拟化等云计算技术,形成大数据、大共享格局,最大限度提升部、省、市、县(区)、派出所五级数据共享和信息联动的运转效率,实现全省17个地市、160多个县(分)局、3000多个派出所跨区域、跨部门、全警种联动,多信息轨迹即时联动和信息共享,为视频监控、智能交通、情报分析、警务指挥、打防管控等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实现全省指挥调度扁平化、信息多元化、管理动态化、协同合成化,打造“民警在前台工作,后台一张网,一群大数据和多警种部门协同支持的新型工作模式”。通过基于云计算的“视频监控”,山东“警务云”将实现全省百万级视频监控的实时发现、实时查询比对,以及数亿级人像信息的实时动态识别。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将对各城市的人车流量实现实时分析、诱导服务信息发布、套牌车辆寻踪,以及布控车辆轨迹跟踪等。

山东省公安厅党委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配合、全力投入警务云计算中心建设,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最大倾斜支持;吸纳更多的技术人才、专家学者参与建设工作,广泛听取基层民警的意见建议,实现技术与应用的有机融合;按照急用先上、成熟先上的原则,把握节奏,科学组织,有序推进。各有关单位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明确责任分工,形成推进合力。

科技服务实战,磨快打击犯罪尖刀

东营市渤海路,一名流窜于多个省市的“飞车大盗”被当场抓获,流窜作案20余起的他败给了电子眼;青岛市四方区,一名通过互联网和短信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等来的不是不义之财,而是从天而降的警察……

山东公安机关不断探求科技成果推广的新途径、新方式,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战斗力的转化,实现了公安科技服务实战能力的稳步提升。2012年,组织有关单位申报试用公安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4项,并按要求在15个单位组织7项成果的试用,发放试用产品1000余件。济宁市公安局充分发挥作为全国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基地的作用,推广应用了“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消防特勤化学侦检模拟训练系统”等项目;烟台市公安局福山分局独立研发的 “民生警务动车组”系统作为烟台“三大警务”的品牌工程在全市得到推广应用。

“天网工程”为社会稳定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山东公安机关加强资源整合,深入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现监控范围全方位覆盖,构筑起了打击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截至目前,全省已安装监控摄像机100万台,其中公安机关自建或已纳入管理的监控摄像机达25万台;建设各级公安视频监控中心2100个,监控范围基本覆盖城区主要道路、重点要害部位、公共复杂场所等,系统实战效能明显增强,成为公安机关战斗力新的增长点,为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山东公安机关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建设、强化应用、注重实效”的思路,统筹兼顾,倾力推进农村技防建设与应用。截至目前,全省所有乡镇都建立了视频监控和报警中心,85%的村庄建成了以视频监控中心为主体的各类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设施,初步构筑起了以城带乡、城乡联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山东特色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

全省公安机关还把刑事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以深化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着力加强技术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科技成果应用,加快推进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省一级以上刑事科学技术室达到141个,DNA实验室达到36个,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全国第一个千万级指纹系统在山东成功运行;去年,全省公安机关依靠刑事科学技术直接指导破案9300余起,带破案件1.4万起。(记者 黄玉敏 王若冰 李嘉庆)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山东公安机关忠诚守护 为百姓谋求平安福祉
·山东公安机关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安保任务
·山东公安机关全面落实全国两会安保各项措施 实行“打击零容忍、防范零空隙”
·山东公安机关逐步强化指挥中心职能
·山东公安机关启动一级巡防机制确保群众安宁
·山东公安机关着力构建"五位一体"执法规范化建设模式

·山东公安机关着力构建"五位一体"执法规范化建设模式
·山东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之局长体会篇
·山东公安机关组织特邀监督员走基层关注民意评警风
·山东公安机关多举措推进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学习
·山东公安机关:“五位一体”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山东公安机关着力打造“倾听群众 回应群众”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