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会诊”探寻“降押”良方
江西新建:公检法合力破解羁押率偏高难题
江西省新建县法院近日采纳该县检察院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对一起非法经营案被告人余某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余某是新建县的村民,曾在当地村镇结合部经营一家网吧,后因非法经营数额超过5万元,被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
余某的情况并非个例。今年3月7日,新建县检察院邀请了公安、法院分管刑事业务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一起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法“会诊”,共同破解羁押率偏高的难题,探寻“降押”良方。
“望”,即观察以往羁押状况,发现审前羁押必要性审查问题的确存在;“闻”,即敏锐嗅出刑事诉讼新风向。按照修改后刑诉法,对能到案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应做到能不羁押尽量不羁押;“问”,即向社会各界问计。之前各参会人员已就降低羁押率的途径,进行了广泛调研,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新建县检察院还重点就加强逮捕后的羁押必要性审查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羁押必要性审查实施细则》,在座谈会上听取法院、公安机关的意见;“切”,即为新建县情把脉。新建县地处省城“插花地带”,治安问题虽较为复杂,但公安、检察、法院三部门加强监督与配合,依法降低羁押率在司法实践中具备可行性。
在营造良好监督环境的基础上,新建县检察院随后成立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办公室,为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搭建平台,组织监所、侦监、公诉等部门业务骨干,深入看守所,摸清没有继续羁押必要的人员底数,为羁押必要性审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该院已将30多名看守所在押人员纳入羁押必要性评估范围,审查后就其中无继续羁押必要的犯罪嫌疑人,向办案单位提出变更强制措施意见。截至目前,公安机关、法院已采纳该院意见,对其中11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变更了强制措施。(记者欧阳晶 通讯员熊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