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警方在深圳擒获11名嫌犯——千里大押解
5月18日上午近8时,一辆大巴车在警车的开道下缓缓驶进杭州余杭区看守所。从车里押下来6男5女,都戴手铐,民警寸步不离。这是一个涉嫌网络销售假冒手机的诈骗团伙,在杭州警方的指挥下,余杭警方会同深圳警方于近日将其抓获。
为了将该团伙成员安全押解回杭,30余名民警连续20余个小时无眠,奔波1600余公里。
诈骗团伙落网
从去年9月至今年4月,余杭警方陆续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利用淘宝网销售低价仿名牌手机实施诈骗。因为交易都在网上进行,且买家遍布全国各地,案件侦破难度极大。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余杭警方发现,被举报的上百个售假卖家貌似并不相干,实际上却是同伙,而且落脚点就在深圳华强北通讯市场一带,团伙成员都是广东揭阳人。
摸清该犯罪团伙的脉络后,杭州、余杭警方派出14名民警,赶赴深圳抓捕。第二天,在深圳警方的协助下,一举抓获包括诈骗团伙头目候某(男,23岁,广东揭阳人)在内的11人。经初步审查,犯罪嫌疑人交代,该团伙注册了多家淘宝手机销售店铺,通过销售假三星、小米等手机,以低价、水货等吸引顾客,进行诈骗。因涉及人数多、范围广,该系列案件的具体情况,警方还需进一步调查。
精干警力押解
抓捕行动很成功,但民警还没来得及庆祝,就必须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怎样才能将这11个人安全押解回杭?
几番考虑,余杭警方决定用大巴车来押解。很快,一个详细方案出台:设立押解指挥部,从110指挥中心、政治处、刑侦大队、巡特警大队、科技科、行政科等部门抽调精干民警,组成押解行动小组,有的负责全程录制押解过程,有的承担押解任务,有的负责途中后勤补给。为防止途中发生意外,看守所特别调派1名随队医生,负责所有人员的医疗保障。与此同时,两辆警车紧急驰援,负责开道和后勤保障,车上配备无线3G传输系统,可以让车队随时与指挥部保持语音和图像联系。
5月16日清晨7时,19名民警从余杭出发,赶往深圳增援。此时,车上所有人员的任务只有一个:立刻睡觉,养足精神。
为节省开支,余杭警方决定,在深圳就地租用一辆大巴。没想到,问题又来了:长途押解风险极大,嫌疑人的活动范围越小,就越安全。警方原本打算租用一辆有车载厕所的大巴,防止嫌疑人借上厕所之际逃脱,可多方联系都没有找到。不得已,警方租用了一辆没有厕所的大巴。
当晚9时许,增援民警抵达深圳南山区,与前期负责抓捕的民警会合。
20余小时无眠
5月17日9时10分,押解车队到达南山区看守所。经过1个半小时的准备,11名犯罪嫌疑人办理好押解手续。10时40分,开道车、大巴和保障车依次开出看守所,向杭州进发。
12时52分,车队驶入广东惠河高速泰美服务区。“我想上厕所。”此时,一名男嫌疑人对民警说。很快,另一名女嫌疑人也提出同样要求。中午时分,服务区内人来人往,万一嫌疑人借机逃脱,后果不堪设想。可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又必须保障,该怎么办?
民警迅速制定应急方案:先用衣服将两人的手铐包裹好,以避免引起服务区内群众围观。两名便衣搀扶男嫌疑人下车,全程陪同,等安全返回后,两名女便衣又带着女嫌疑人下车。“当时,我们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两名嫌疑人身上,生怕出什么意外,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一名负责押解的民警说。好在一切顺利,十几分钟后,车队继续上路。
除了“方便”,11名嫌疑人的吃饭问题也很棘手:去服务区吃快餐不现实,买外卖又担心使用筷子出意外。于是,民警只能和嫌疑人一起啃面包。
下午,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啪”地一声厉响,大巴轮胎压到一块硬物,险些失去平衡,司机一个急刹车,紧跟其后的保障车急忙躲避。车队靠边停车后,特警队员下车负责警戒。车内民警按照事先分工,各自看守好自己的押解对象。几名专职司机迅速检查车况,发现大巴压到了一块铁片,铁片把水箱划开一个口子。他们迅速将裂口补好后,可水箱里的水已漏掉大半。因附近找不到水源,民警只能打开车上储备的瓶装矿泉水倒进水箱。
17时42分,车队驶进赣定高速南康服务区,距离余杭还有约944公里。“有没有人要上厕所?”民警仔细询问11名嫌疑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安保工作有条不紊。天色渐暗,车队再次上路,车上指挥员要求,每辆车上的两名驾驶员必须每隔两小时轮换一次,以确保行驶安全。
5月18日凌晨时分,车窗外一片漆黑。一路颠簸,加上紧绷的神经,押解民警都感到有些疲惫,但大家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此时,11名犯罪嫌疑人陆续进入梦乡,但民警的目光始终盯在他们的身上。“如果没有押解任务,我们可以用手机消磨时间。但现在,任何与押解无关的事都不能做,只能端坐着。”民警说,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清晨7时46分,大巴驶进余杭区看守所,押解任务圆满结束。参与押解任务的民警终于露出了轻松的笑容:“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目前,11名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余杭警方依法刑拘。(记者 翁浩浩 /通讯员 胡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