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超过千场的北京司法大讲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北京市各区县司法部门20日透露,刚刚过去的周末,不少社区、乡镇掀起了学法用法的小高潮,摆摊咨询、派发资料等传统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民众需要,越是个性化、亲民化、生活化的普法手段,越能让大家产生共鸣,真正达到易懂乐学的目的。
大兴区的观音寺街道司法所推出了“真情零距离、干群心连心”的主题活动,对社区低保户及困难家庭进行“三帮”,即帮脱贫、帮就业、重大节日帮扶慰问。同时,司法所的每名工作人员都结对一名连心对象,每月的8日、18日和28日,上门开展一对一的解难和沟通。正是这种频繁的入户和交流,司法所不仅对这些家庭有所全面了解,还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
在海淀区,残疾人法律援助始终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该区不仅投入20余万元制作残疾人法律援助卡,先后为89名残疾人提供了法律援助,还借助5月19日全国助残日这一活动节点,为残疾人代表发放了《法律援助简明读本》(含盲文版)、肢体残疾人辅助器具等实用物品,并组织医生、律师等多方群体,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法规、社保政策、教育就业、康复指导等咨询服务。
顺义区充分依托“12348”法律热线、《顺义时讯》、区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宣传平台,开辟普法阵地,围绕“幸福北京”这一主题,策划制作与百姓生活和地区发展密切相关的节目,比如对购房卖方身份核实、饭店就餐摔倒责任,以及误买水货手机获赔等热点进行以案说法,帮助居民提高法制意识和维权能力。
同样是涉及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大兴区林校路街道重点开讲家庭幸福主题。“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那么子女的配偶,也就是儿媳妇或女婿,是否可以对老人不管不顾呢?”主讲律师分享了子女赡养、遗产继承、婚姻家庭等法律知识,传授如何提升家庭幸福指数的方式方法,并对社区群众关心的各种法律问题予以详细解答。(赖臻 李峥)
·江苏泰州海陵:争创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区
·宁波江北:为租赁行业普法解惑
·河南商丘:实现普法教育与矫正帮扶无缝对接
·南海伏季休渔至 海警普法入民心
·昌平区“市民普法大讲堂”执法部门“送法进企业”
·海淀区积极探索建立商务楼宇普法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