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江苏省司法厅召开苏南地区司法局长座谈会,就如何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工作会议精神,主动融入大局、抢抓发展机遇,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柳玉祥要求,进一步认识省委省政府会议的重大意义,在努力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过程中发挥好司法行政的职能优势和作用,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预计超过千场的北京司法大讲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北京市各区县司法部门20日透露,刚刚过去的周末,不少社区、乡镇掀起了学法用法的小高潮,摆摊咨询、派发资料等传统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民众需要,越是个性化、亲民化、生活化的普法手段,越能让大家产生共鸣,真正达到易懂乐学的目的。
浙江省司法厅律管处副处长杨建针对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近日发布的《201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浙江的律师队伍正在快速发展壮大,越来越多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报告》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全省律师行业中起到了带头表率作用
北京市首批3.1万残疾人领到法律援助卡
记者从海淀司法局获悉,法律援助便民服务IC卡扩大推广范围,不仅面向困难人群,还将逐步覆盖残疾人,持卡人群遇到法律难题时,可“刷卡”申请法律援助。首批3.1万残疾人已领到援助卡。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卡还将在全市推广。该服务卡是一张加密IC卡。持卡人需要法律援助时,可以到各区县法律援助中心,也可以就近到街道、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者经授权的其他法律援助代受理点,“刷卡”申请法律援助。据悉,今年开始,北京市50万名持证残疾人和23万户低收入家庭将陆续通过“刷卡”方式享受法律援助服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矫正实现了“三步走”重大跨越。第一步是试点走,摸石头过河。2009年7月以来,全区积极借鉴试点省(区、市)的成功经验,按照“先启动运行、重点突破,后逐步规范、全面推进”的工作原则,整合系统资源,挖掘内部潜力,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先行在银川市兴庆区、金凤区和吴忠市利通区试点,2010年7月扩大试点范围,将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固原市原州区纳入试点范围,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一定实效,积累了经验。第二步是健步走,助推全面试行。在试点基层上,总结试点经验,2011年7月在银川市召开全区社区矫正工作推进会,部署在全区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截止2011年12月底,全区5个市,21个县(市、区),243个司法所全部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开始在全区试行。第三步是加速走,实现规范管理。2012年部署在全区开展社区矫正规范管理年活动,规范社区矫正管理教育帮扶工作;2013年部署开展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建设和示范点建设,打造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示范县和示范点。通过三步走战略,我区社区矫正工作呈现出示范有力、积极稳妥、逐步规范、整体工作上水平等鲜明特点,全区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一社区矫正人员因严重违反社区矫正规定,最近被法院裁定撤销缓刑,收监服刑。这是贵州省司法行政机关首例跨省撤销缓刑建议书。安顺市司法局局长表示,这既有力地震慑了社区矫正人员,又为司法行政部门与人民法院跨省合作积累了一定经验。
如今四年过去了,渝、湘、黔少数民族边区司法系统“平安建设”、联防联调、“六.六机制”、法律援助联动机制等更加健全,实现了人民调解全覆盖,法律服务进山寨。
4月3日,司法部以第127号令形式发布了《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河北省强制隔离戒毒所积极落实上级要求,凝聚创新发展共识,组织全所民警认真学习新规定,践行新标准,以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推动强戒事业科学发展。
近年来,济宁市司法局大力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执法、精细化管理、智能化管控”建设,全面提升了非监禁刑罚执行效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自2007年以来,全市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2597人,解除矫正7975人,有4人重新犯罪,再犯罪率0.3‰。目前在矫46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