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笑容,绽放师德的光辉

2013-05-20 14:11:3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法制报 

    维和归来后学生们簇拥而来    

    4月27日上午,河南警察学院英语语言教室内,宋亚莉像往常一样等待他们喜爱的樊冠钰副教授来上课。平时,樊老师总是提前10分钟站在教室门口迎接他们,而这天却让人感到意外,上课铃已响过,却仍不见樊老师的身影。等待中,一位老师红着眼圈走进教室:“樊老师不在了!”

    “不可能,不可能……”教室里顿时哭声一片。就在3天前,樊冠钰带着他那特有的“招牌式微笑”给他们讲课,分别时,樊老师与他们约定:Next time don't forget to take the“English”(下节课别忘带上英语教材),没承想,那笑容竟然是最后的绽放。

    学生陈洁琼流着眼泪说:“他是我们的课业老师,更是我们的人生导师。”

   【他的目光】点燃学生的梦想

    “樊老师从大一就教我们英语,他总是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想着如何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更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尽管樊冠钰老师已去世多日,但在2011级学生宋亚莉心里,樊冠钰好像并未走远,一直默默地看着他们。

    她与樊老师第一次见面是在入学后的第一节课。樊冠钰早早到教室,微笑着等待每位学生的到来。开始讲课前,他并没有传统地通过汉语介绍自己,而是告诉大家:My nameis Fan Guanyu,from now on,I work togethe r with you to learn English,I hope everyone together to create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我叫樊冠钰,从现在开始,我将和你们一起学习英语,希望大家共同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在以后的日子里,樊冠钰每节课都坚持全英式教学,即使在课下与同学交流时,也鼓励同学们尽量用英语。学生听不懂时,他会一次次重复,不厌其烦。

    “他总会在教学中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未来的梦想。”学生赵启龙说。法律系2011级法学专业有两个中队英语成绩相对较差,樊冠钰主动请缨为他们授课。赵启龙至今还对樊老师的第一课记忆犹新:“那天樊老师带来两张白纸,让我们把自己的愿望写在上面。我们有的写考过英语六级,有的写考研。当时樊老师和我们相约两年之后,再拿出来一起看,可是……”

    在樊冠钰去世当晚,河南警察学院田径场上,该院法律系70多名法学专业学生胸前佩戴白花,点燃许愿灯,为他们敬爱的老师默哀许愿。宋亚莉眼含热泪说:“上天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身体,但摧毁不了一个人的精神,老师你朴实无华的精神、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樊冠钰去世后,他的妻子在为她整理遗物时,发现他手机中存的号码2/3都是学生的。

    樊冠钰曾说:“教育是一个爱心工程,教书、育人活动是一种双向行为。学校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作为一名公安教育工作者,只有在敬业和奉献中才能更好地完成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答卷。”  

     【他的真诚】在教师中传递正能量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你的人生何尝不是一种既绚烂又静美的人生?仁厚黑暗的地母,愿在你的怀里永安他高尚谦恭的魂灵。”河南警察学院老师王岩平在追忆樊冠钰的文章《谦和的微笑》里写道。

    像王岩平这样怀念樊冠钰的同事还有很多。

    2010年9月,在海外求学7年的李萌萌到河南警察学院基础部任英语教师,当时二次维和归来的樊冠钰到该部任副主任。

    李萌萌提出也想当维和警察,樊冠钰问她:“你能忍受一个月不洗澡、睡觉时子弹从头上乱飞吗?”

    尽管她只是随便一说,但樊冠钰却当成了大事,就在他去世前几天,还很认真地问李萌萌:“我又想了想,你要真想去,我带你做相关准备。”

    在与樊冠钰相处中,李萌萌曾帮樊冠钰向省教育厅申报材料,找来找去,竟没找到几张像样的照片,后来她问樊冠钰为什么维和时没给自己留点资料。

    樊冠钰说:“咱是去维和的,又不是捞什么资本的,拍那么多照片没有意义。”

    樊冠钰去世后,李萌萌主动担起了樊冠钰留下的课程,她说:“我能做的,就是把他留下的学生带好。”

    提起樊老师,基础部的王炜老师没说几句话就红了眼圈。从2002年上班开始,樊冠钰就像兄长一样,处处关心他、帮助他。在樊冠钰的带领下,他们共同完成了《英语语言文化研究》等省部级课题。

    “天妒英才,不假岁月。”提起樊冠钰,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的王爱玲老师泪洒衣襟。她告诉记者,樊冠钰专业精通、治学严谨。就在他出事的前几天,两人还在办公室讨论课程改革。转眼,已是阴阳两隔。

    在樊冠钰去世的那天,当王炜经过他的办公室时,看到门上还贴着给学生补课的计划。王炜轻轻地把它撕下来:他心里想的全是工作!

   【他的研究】为学科建设打下基础

    樊冠钰的突然去世,让河南警察学院准备开设的涉处警务学科建设不得不暂时停下来。因为,他们失去了樊冠钰这个学科带头人。

    河南警察学院院长毛志斌说:“我们为学校培养出两位优秀的人民警察自豪,一位是学生优秀代表任长霞,一位是教师优秀代表樊冠钰。”

    这些年来,他一直关注着樊冠钰的成长,亲眼见证着樊冠钰由一名英语教师成长为一名公安系统的复合型人才。

    2001年,在学校的推荐下,樊冠钰到了郑州市公安局最基层的派出所锻炼,与民警一起备勤、接警、调解纠纷等。2003年,根据学校安排,他再次到郑州市公安局最基层的刑警中队接受半年锻炼。在最基层实战单位,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的综合素质和警务技能得到了提升。

    师维十分痛惜地说,樊冠钰的去世是该校重大损失。1998年,樊冠钰进入警校后,因为师出同门,加之樊冠钰为人低调谦和,作为河南大学88级法学专业出身的师维很喜欢这个师弟。

    当樊冠钰提出想参加维和时,师维毫不犹豫地支持他的选择。师维给他出了“难民国际事务问题研究”等课题,希望他通过参与维和,能够从国际视野来看待问题,拓展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

    然而,谁都没想到维和竟然如此之苦。但樊冠钰很高兴,一回到学校就把自己的体会和研究拿给师维看,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即将赶赴异国的维和警察。

    毛志斌称樊冠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说他有理想、有追求,又踏踏实实。樊冠钰参加公安教育工作15年来,服务于教学一线,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9个,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著作5部。

    在学教过程中,樊冠钰对涉外警务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前不久,受公安部委派参加国际警务会议时,他提出的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加强和平能力建设等观点,获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广泛认可。他还通过了严格的选拔考试,成为公安部警务联络官储备人才。

    【他的笑容】定格成永恒的风景

    “他总是微笑着,不慌不忙,但任何时候只要组织或者同事交付的事,他一定会很好地完成,没有丝毫怨言。”河南警察学院组织部长王胜利说。在他印象中,樊冠钰朴实厚道,工作和生活中,稍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他都极为反感。而对同事或朋友,乐于助人的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有事没有?

    作为同樊冠钰一同进入警校的程水老师至今记得,樊冠钰有辆车,自己无论什么时候用,他都会亲自开着跑前跑后。有一年,程水到中国公安大学学习期间,一天深夜他爱人的舅舅突然犯病,樊冠钰听说后立即拉着程水的岳母连夜赶往新乡。看到弟弟后,程水的岳母感动地落泪。樊冠钰去世的消息,他一直不敢告诉岳母,因为在岳母心里,冠钰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怕老人受不了。

    基础部书记于鲁原说,出事那天,樊冠钰原本可以不去值班的,但他总是放心不下学生。平时他也是这样,只要同事谁有个事,他会主动替同事值班。

    在其他人看来,维和的经历和取得荣誉是那样的神圣,而对于樊冠钰来说,他只把维和当成一种使命和责任。回到学校,他仍然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好老师。

    “樊老师从未主动讲过他两次维和的经历和荣誉。”学生陈洁琼和同学们在校史馆偶尔得知樊冠钰曾两次维和时,对樊老师格外崇拜。但当同学们问起维和时,他总是笑着说:“不要耽误上课时间,想知道就好好学习,将来有机会。”

    “樊冠钰老师的微笑,与学生的平等相处和他的低调谦逊都让我难忘,使樊老师让我理解了平凡中的伟大。”陈洁琼说:“他是我们的课业老师,更是我们的人生导师。”

    您的模样

    一句话道不出对您的仰慕,一首诗抒不尽对您的怀念,您奉献了青春,让和平鸽叼着橄榄枝飞得更高更远。您牺牲了生命,让大地之花迎着春风雨露开得更艳。我仿佛看到您维和时的模样,谁曾被枪林弹雨困于屋内,谁曾感染疟疾昏迷三天三夜,可是再多的伤也熄灭不了您的希望,等待着您归来的妻儿还在家乡。也许这是您在家中的模样,在旧式简陋的筒子楼家属院里,是谁将儿子抱起来亲吻他的脸庞,是谁将家中所有的事情自己来扛,再累也改变不了心中的愿望,只愿家中的一切安详。您说过不会放弃每一个学生,这句话将我们心中的灯点亮,我曾想,将来我能否成为您,警徽告诉我,我要用青春、忠诚和坚强,铸就您的模样。

    (作者郭栋系樊冠钰生前学生)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