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屯溪区法律援助中心坚持以“服务群众、管理创新”为主题,落实了“四项创新”,深入开展法律援助零距离服务活动,为广大弱势群体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创新载体,构筑网络体系
“大爷,您这种情况需要准备好自己的身份证,住院病历,住院发票、单据……”日前,屯溪区阳湖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内,工作人员向前来申请法律援助的村民张某耐心地解释申办手续。张某是个“法盲”,在村委会法援信息员的介绍下来到工作站咨询,并很快办理了法援申请手续。
屯溪区先后建成镇(街)法律援助工作站9个,村(居)委会工作站361个。在各村(居)委会聘请法律援助信息员,实行资源整合,进行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联动,使全区法律援助工作形成网络化。
创新服务,构筑便民平台
今年初,中心在临街一楼设立了便民服务窗口,并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公示栏里的法律援助程序一目了然,《务工人员维权指南》、《劳动争议维权指南》、《抚养、赡养、继承维权指南》等便民服务手册也可免费领取。
为扩大法援服务面,中心降低了申请“门槛”,特别加大了对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特定群体的援助力度。通过对多年来援助案件数量、特点的分析总结,建立了困难群体、残疾人法援联系档案,为农民工维权开辟了“绿色通道”,开通了“12338”妇女维权热线,多措并举打造法律援助“零距离”便民服务平台。
创新举措,构筑专业团队
为满足广大群众的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的需求,屯溪区法援中心实行社会律师在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大厅值班制度。区属律师事务所以所为单位,以周为时间单元,到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大厅窗口轮流值班,为来信、来电、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并协助做好相关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受理和指派工作。
同时,还建立了律师点援制度,对符合法律援助申请条件的受援人,可以由其指定一名律师为其提供援助。该举措不但满足了群众的援助需求,且加强了法律援助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保证了援助案件的办案质量,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创新发展,构筑新型模式
屯溪区法援中心正在积极探索开展非诉讼法律援助模式,找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法律援助的结合点,并依据法律援助相关条例,通过非诉讼调解形式,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同时,积极实施法律援助与大调解工作对接机制,并制定了实施方案。
据了解,今年1至4月份,该区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解答法律咨询1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1件,案件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1%,为受援人避免损失或取得利益约90万元,有效地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彭哲·
·河南商丘:多渠道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 提高法援知晓率
·河南:让法援撑起的天空越来越大
·宁夏平罗县法援深入移民区
·好友参团旅游意外死亡 法援中心化繁为简有效调节
·安徽巢湖法援中心王斌:因为“热爱”而奉献
·青海:全国法援案质量评估试点工作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