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设立实战教官库
各级公安机关全面落实“三个必训”制度,大力开展警务实战训练,积极推进训练基地、教官队伍和教材建设,民警技战术水平、自我保护能力和实战本领明显提升
战例◆◆◆
2012年8月10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康居苑中国银行储蓄所门前发生一起持枪抢劫杀人案,歹徒打死1人、打伤2人。经侦查,重庆警方迅速锁定凶手为“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周克华。8月14日6时许,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分局微电子园治安派出所民警王晓渝、周缙发现周克华,立即进行跟踪。周克华觉察后突然转身向民警射击。王晓渝、周缙形成三角战术站位,果断开枪还击,将周克华当场击毙。
寻找掩体、拔枪射击,两名民警训练有素
“这个实战案例可圈可点。”谢林曾专门了解过参战民警当时的处置过程。他认为,很多媒体在报道中用“临危不惧”这个词来形容两名民警,从新闻宣传角度讲当然无可厚非,但从警务专业技能角度来看,称两名民警“训练有素”更为恰当。
谢林进一步点评说,如果没有受过实战训练的警察遇到这种情况,“临危不惧”的结果常常是勇猛地直扑上去试图夺枪或擒获歹徒,这就会与歹徒的枪口呈一条直线,往往造成民警自身的伤亡;而两名重庆民警却是在狭小的空间内先往旁边一闪——专业术语中称为“寻找掩体”,同时拔枪射击,从而取得完胜。
实战训练带动公安队伍执法水平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谢林介绍说,近年来,公安部党委高度重视警务实战训练工作,各级公安机关全面落实“三个必训”制度,大力开展警务实战训练,积极推进训练基地、教官队伍和教材建设,训练质量和训练水平显著提高,民警技战术水平、自我保护能力和实战本领明显提升,公安队伍的执法水平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据统计,2003年至今,公安部已举办了36期实战教官培训班;全国已建立起11个实战培训基地;公安部人事训练局设立了实战教官库,目前已拥有部级教官120余名,可随时统一调配分赴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授课。
从上至下的理念转变使警务实战技能越来越受重视
“如今公安机关面对的执法环境变了,因此我们的执法理念、训练手段要相应地改变,尤其以前的训练模式要彻底改变,比如射击,以前就是25米标准靶,过度强调精度射击,现在开始搞3米、5米、7米靶射击,同时开始搞标记弹射击训练,完全模拟实战。”谢林说。
警务实战训练所带来的显著成效,也对基层公安机关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各地也开始积极建立实战训练基地,并培训出了6.7万名民警教官。”谢林告诉记者。从公安部到基层一线民警,对警务实战技能的认识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理念的变化正在影响、指导着警务实践。